荔枝加白酒,竟成了护血管、降尿酸的良药!
发布时间:2023-07-19 22:55:22 作者:国医在线 浏览量:268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百果之中,荔枝尤其受偏爱,毕竟荔枝清甜多汁、一口一个,想不偏爱都难!6月中旬是荔枝的最好时节,糯米糍、妃子笑、桂味等味甜香浓的优良品种开始上市。
据《本草纲目》记载,荔枝性平味甘,有“补脾益肝、生津止呃、消肿止痛、镇咳养心”等功效,较适于产后血虚的妇女及老年体弱多病者食用。
荔枝用它泡一泡,护血管、降尿酸
荔枝不好保鲜,“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因此杨贵妃要吃新鲜荔枝只能用驿马传送。
我们现在虽然有冰箱,但荔枝果期短暂,保存时间也有限,喜欢吃荔枝的,不妨自制荔枝酒,特别滋补身体,比鲜食吸收的营养还要多。
高级营养师钟灯芯说,荔枝酒对身体非常好,功效可不小。
首先,荔枝酒则对神经中枢系统起到提高肌肉张度,放松神经的作用,有助眠效果。
其次,适当地饮用荔枝酒不但有美容抗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抗氧化的作用,还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喝点荔枝酒,不但能起到杀菌的作用,还可促进脾胃消化。
荔枝酒还有消渴利尿作用,对尿酸高、痛风等病情有一定辅助作用。
荔枝酒
原料:荔枝500克、500克、白酒900ML
做法:
1、泡酒的瓶子先洗干净,用酒消毒后,晾干;
2、荔枝剥皮去核,一层荔枝,一层冰糖,放到广口瓶中,6、7分满就好了(酝酿的过程会产生气体,太满会把瓶盖顶出来);
3、往瓶子倒入白酒,度数高的就会比较醇,然后封紧瓶口,放阴凉处静置浸泡三个月后就可喝了;
4、如果做得更讲究,可以在三个月后将酒过滤后换装新瓶,再放置一个月左右即能饮用;
注意:
现在泡的荔枝酒,立秋过后喝更好。因为在中医五行说中,夏天属火,容易燥热;而立秋后喝荔枝酒则有滋补养颜作用,而且更利于吸收,不容易上火。成年人一般一天可喝20~30毫升左右,注意喝的时候尽量小口小口抿,空腹不宜饮用。
没有喝酒习惯的也可以自制荔枝罐头,单独吃荔枝容易上火,可用荔枝来煲糖水却是清火祛燥。但是不能放太久,最好一个星期吃完,毕竟不像外面卖的,加了那么多添加剂。
荔枝罐头
做法:
1、新鲜荔枝洗干净,去壳;
2、小心去除内核,再次用水洗净,沥干。
3、取一口干净无油的锅,放去清水和荔枝肉,水需漫过荔枝。
4、加入冰糖煮开,打开锅盖再小火煮10分钟。
5、关火,倒入容器,冷却后,放冰箱冷藏,随吃随取,吃之前尽量放至常温。
荔枝这样吃,健康不上火
连李时珍都夸的荔枝,有两个缺点:1、一颗荔枝三把火;2、吃得不当容易得“荔枝病”。荔枝上火就不用多解释了,“荔枝病”又是什么鬼?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来说明一下:
据《广州日报》报道,7岁男孩放学回家又饿又渴,一口气吃了二十多颗。当天晚饭,男孩突然额头冒汗、脸色发白,吃了两口饭一下子就晕倒在饭桌上。家人赶紧把军仔送去医院,经诊断为低血糖。
报道介绍,每年夏季都有“荔枝病”患者,其中在进食大量荔枝后出现低血糖,甚至晕厥的病例并不少见。
给大家划一下重点:主角是7岁男孩,吃荔枝时处于空腹状态。并非每个人吃了荔枝都发生低血糖,但是空腹时大量吃荔枝,可能会发生低血糖,出现恶心、汗出、乏力,继而引起高热、抽搐、昏迷等症状。 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相对而言,儿童更容易患荔枝病。
荔枝怎么吃,既保证发挥它的功效,又能健康不上火呢?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湘力来给大家提个醒。
李湘力说:荔枝,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合产妇、老人、体质虚弱者、病后调养者,贫血、胃寒者。中医认为阳虚体质、血虚体质的人适合,这类人群常常是面色苍白无华,唇甲淡白,喜暖怕寒,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女子伴随月经量少,色淡,大便稀溏等症。在夏季这类人群吃适量荔枝对身体是有益的。
01切忌过量
一般建议成人每天不要超过300克荔枝(大约是15颗),儿童一次不要超过 5 颗。
02空腹不吃
不要空腹食用,最好是在饭后食用。
03去火吃法
将荔枝去壳拨核,将荔枝肉浸入淡盐水中,然后再取出食用;或将荔枝连皮浸泡在盐水中,然后置于冰箱内,吃之前拿出晾至常温再食用,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解滞,更可增加食欲。
04上火应对
食用荔枝上火,可以饮用少许绿豆汤水泻火解毒。
若食用荔枝过多,会出现腹胀、频频肚痛,症状较轻者可用荔枝壳煎水饮用来治疗,或吃几片鲜柠檬或饮杯柠檬茶,也可消除胀满和止痛。
05忌食人群
空腹人群,特别是空腹的儿童不宜食用荔枝。同时,对于阴虚火旺体质、湿热体质的人群,建议少食用荔枝。这类患者常面红目赤、感觉口干口苦,五心烦热,易生痤疮、疮疖,舌红绛,少苔或苔黄厚腻,多食无益。糖尿病患者和易胀气的人,吃荔枝要谨慎。
荔枝用白酒泡一泡,美容抗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尿酸,用水煮一煮,不仅美味而且清火润燥,鲜食也有下火妙方哦,这么好的吃法一定要分享给朋友们!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脉脉养生,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李小五
⊙运营编号:GYZX000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