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苏州河道出现“食人鳄”,长1.6米重15公斤,或有人放生?
发布时间:2023-07-15 18:35:31 作者:牧海 浏览量:425
中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内已发现的外来动物约有220种,绝大多数都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其中,真正能让人“闻之色变”的入侵动物并不多,鳄鱼就是这样一种可怕的存在。
近日,江苏苏州的蔡泾河内就“出水”了一条凶猛的鳄鱼,并且还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鳄鱼种:湾鳄。湾鳄是出了名的性情凶残,其体型巨大,领域意识强,甚至还会主动攻击人类,危害不容小觑。网友对此也是议论纷纷:这么一条庞然大物,到底是怎么来的?
据报道,这条湾鳄最先是被苏州常熟支塘镇的一位村民发现,当时鳄鱼在河道对岸一侧若隐若现,样子看起来非常吓人。惶恐之余,村民赶忙向当地派出所求助,后经多方齐心协作,执法人员终于将其制伏。
据测量,这条湾鳄的体长达到了1.6米,重15公斤,在事发河道是顶级的猎食者。2米以下的湾鳄属于低龄个体,但已具备一定的捕食能力,鱼虾、水兽、啮齿类动物等都有可能沦为猎物,如果放任不管,后果将难以想象。
湾鳄到底能长到多大?湾鳄是世界现存的“鳄中之王”,成年后的雄鳄体长可达4.5~6.3米,体重600~1000公斤。有记录为证,2011年时菲律宾村民曾捕获一条6.4米长的巨型湾鳄,后被命名为“洛龙”,其体重达到了恐怖的1075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动物之一。
1075公斤是什么概念?以老虎为例对比,一头成年虎的体重约200~300公斤,也就是说:一只“洛龙”相当于3~5头老虎那么重。我国本土的扬子鳄(猪婆龙)与之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威慑力不值一提。好在苏州河道发现的这条湾鳄并不算大,也没有造成人员伤害。
网友见状提出疑问:这条湾鳄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首先可以排除一点,这条湾鳄显然不是我国的土生土长的物种。据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曾是湾鳄的自然分布区,唐宋时期的韩愈、王举直等人都曾目击并描述过湾鳄。我国广东顺德也曾出土过两具鳄鱼骨架,专家鉴定后确认其为湾鳄的遗骨。
1922年,马尔在香港还获得过湾鳄的实物,并引发媒体跟踪报道。据专家推测,这条湾鳄原本可能生活在南洋,后来搭乘暖热洋流才来到了国内,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如今整整100年过去了,国内始终未发现湾鳄的自然踪迹,由此可以断定:我国没有湾鳄的自然分布。所以,苏州的这条湾鳄不可能是本土物种。
那有没有可能是养殖场的“漏网之鱼”呢?
湾鳄确实是我国的一个养殖品种,其优点是体型大、生长快、产肉率高,在海南、广东等地颇受欢迎。据农业部门统计,我国养殖的鳄鱼品种有暹罗鳄、湾鳄、尼罗鳄、凯门鳄等等,而且南北方均有养殖。
在江苏苏州,也有不少的鳄鱼养殖基地,但具体到常熟市,民警调查后发现:当地并不存在湾鳄的人工繁育企业。这也就意味着,这条湾鳄也不可能来自附近的养殖场。
如此一来,最大的可能性就变成了弃养或者放生。有些市民对奇异爬宠情有独钟,甚至会将湾鳄当成宠物饲养,但这注定不是长久之计。其一,湾鳄生长迅速,食量巨大,对饲养者来说是个不小的经济负担。其二,随着湾鳄越长越大,其危险性也会随之升高。在这两种情况下,饲主都有可能会被迫弃养。
如果是人为放生,背后的性质就更加恶劣了,这种行为“非蠢即坏”,极其不负责任。湾鳄攻击性强,缺少天敌,放生湾鳄无异于放虎归山,不仅会严重破坏本土生态,还会威胁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无论出于何种意图,放生湾鳄的行为都需要极力避免。
在世界各地,湾鳄一直扮演着“生人勿近”的角色,其特殊性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性情凶猛。湾鳄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一旦有人踏入了其活动领域,湾鳄大概率会主动攻击人类,伤人的几率远比老虎的0.3%要高得多。随着年龄增长,湾鳄的凶残本性逐渐暴露无疑,堪称无情的“杀戮机器”!
成年湾鳄捕食范围极广,目前已报道的猎物包括:野猪、袋鼠、猩猩、澳洲猎狗、水牛、豪猪、水獭,连老虎和人类也在捕食名单上。在发现猎物时,湾鳄通常会潜伏在水下,悄悄靠近再突然发起攻击,死死咬住猎物的头部,最大咬合力可超过15000N,将之拖入水中溺死。另一种策略则是利用粗壮的尾部击打猎物,趁其还未苏醒时便狠狠撕咬,场面相当残忍。
第二,能在海水中生存。绝大多数鳄鱼终生生活在淡水中,而湾鳄却非常特殊,它还能在海水中生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湾鳄的口中有一种特殊的腺体,能将海水中的盐分排出,从而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维基百科也明确指出,咸水鳄确实能在公海海域捕食,捕食对象包括海蛇、海龟、海鸟、鳐鱼甚至是鲨鱼。正因如此,湾鳄也被称为咸水鳄、海湾鳄,“下海捕食”的本领令人惊叹。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这表明鳄鱼的祖先并非生活在陆地上,而是在海洋中,湾鳄也因此被认为是现存最原始的鳄鱼种类。
第三,数量极其稀少。前文已经提到,我国在古代也曾有野生的湾鳄,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沿海港湾和内陆河流中均有分布,但后来却彻底销声匿迹,再无踪影。
国内学者认为,这很可能和气温变化有关。唐朝时期我国正处于暖热时期,南方气温偏高,宋朝以后平均温度下降约0~2℃,这一变化使得南方的气候不再适宜湾鳄的生存。再加上西伯利亚寒流的南下侵袭,华南地区偶尔出现霜冻,水温急剧降低,进一步迫使湾鳄南迁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地。
在国外,湾鳄也因其皮肉价值而遭到了滥捕,澳大利亚在1940~1970年曾掀起狩猎热潮,导致澳洲北部的湾鳄减少了95%。如今,很多国家都把野生湾鳄列为了保护物种,《国际贸易保护危及种》附录I中明令禁止野生湾鳄及其产品的交易。
至于此次在江苏发现的湾鳄,应该是养殖个体,但也没必要“无害化销毁”。目前,该湾鳄已交由虞山动物园管理,也算是一种“妥善安置”。
鳄鱼本性冷血而凶残,而在全球20多种鳄鱼中,湾鳄和尼罗鳄将人类视为猎物的倾向最强。
事实上,湾鳄袭击人类的历史相当久远,涉及美洲、澳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其中最严重的受害国当属澳大利亚。
据报道,澳大利亚平均每年会发生1~2起由湾鳄引发的致命袭击;从1971~2013年,澳洲官方报告的湾鳄致死人数达到了106人,袭击地点包括死水潭、湖泊、河流以及海滩。
在澳大利亚以外的国家,袭击事件大多发生在经济落后、通讯闭塞、位置偏远的农村地区,因而正式报告严重遗漏。在得到证实的报告中,以下几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010年4月,一名来自新泽西州的25岁女子前往印度安达曼群岛潜水,意外遭到一条湾鳄的攻击,袭击地点距离当地的湾鳄保护区约72km。两天后,该女子的遗体和相机才被找回。
2018年是7月,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的一个养殖场内发生了一桩命案,一名男子被一群湾鳄围攻,由于伤势过重不治身亡。为给男子报仇,当地近400名村民屠杀了养殖场内的292条鳄鱼。
2019年1月11日,科学家Deasy Tuwo前往印尼北苏拉威西岛开展研究,在喂食时不慎掉入围栏,并被圈养的湾鳄拉入水中活活咬死。当警方赶到时为时已晚,Tuwo已失去生命体征,部分身体已被吃掉。
总之,“吃人鳄”、“食人鳄”的称呼并非空穴来风。当然,国内并没有野生的湾鳄,养殖群体也被严格限制在场区内,防逃措施非常完善,因此与人遭遇的可能性很低。如果万一在户外发现了鳄鱼,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举妄动,以免其受到惊扰扩散到其他水域,同时应尽快联系警方,由专人负责处置。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