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再见康巴斯300!纪念中国最经典的机场摆渡车

再见康巴斯300!纪念中国最经典的机场摆渡车

发布时间:2023-06-30 16:39:51     作者:卡车巴士迷     浏览量:539    

康巴斯

随着电动摆渡车逐渐普及,它们的去处终将尘埃落地。曾经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狼狈,回顾这些康巴斯机场摆渡车,它们在这30年里,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批一批的乘客。它送出来的,是中国民航的未来与曙光。


康巴斯


上世纪90年代,国内各大机场纷纷开始采购Cobus康巴斯的300系列机场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Cobus 300机场摆渡车是很多机场摆渡车的象征。由于其质量,设计,可靠性在90年代都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且十分符合各机场的使用环境,所以应用非常广泛。


国内相关新闻报导


关于Cobus的故事


Cobus在国内被称为“康巴斯”,其实这家公司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总部位于德国的威斯巴登。目前该公司的最大股东为葡萄牙的萨尔瓦多-卡埃塔诺集团(Salvador Caetano Group),其次就是戴姆勒卡客车公司。



其实早在1978年Cobus的前身CONTRAC就向瑞士的苏黎世机场交付了第一批共4台的机场巴士。1990年公司正式命名为Cobus康巴斯,开始向全球各地出口机场巴士,早期比较著名的就是300系列,后来发展出了知名的3000系列、2700系列、电动系列等多种机场接驳车。


Cobus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机场接驳车供应商,目前为止销售将近5000部机场巴士,涉足世界上110个国家的350个机场。不过由于机场设备大众比较少介绍,所以了解和科普的人也比较少。


Cobus 300


国内外网络上关于Cobus 300的记载少之又少,只有部分图片和简单的地区介绍,检索相关资料非常困难。好事就是我通过部分细节,查询到了少部分的信息,虽然这些信息不保证完全准确,但对于介绍这款车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作为上个世纪90年代的老车,Cobus的外观设计的确是够Old School。整车如同方方正正的大盒子一样,基本没有设计感。但当年各空港和航司都会将涂装涂在Cobus的车身上,不同涂装的Cobus 300其实和飞机一样被赋予了不同的灵魂。



和常规的巴士不同,机场摆渡车普遍车身宽度都接近3米,长度接近14米,高度控制在2.5米的水平。之所以机场摆渡车设计成这样,主要还是因为机场摆渡车的硬性标准就是大载客量。因为机场内部道路宽敞,不用考虑尺寸受限的问题。



该车采用了左右开门的形式,便于在航站楼和不同方向的机坪上下旅客。左右两侧均布置了三扇车门,车门为外摆式结构。车窗工艺也非常符合那个年代的审美,圆角玻璃,顶部透风,覆盖了绿色的车窗镀膜。



这辆厦门机场元翔空港的Cobus具体型号为Cobus 300 UOA 16,出场于1992年。它采用的是戴姆勒奔驰的BF 30加宽底盘,只到现在的Cobus依旧是这款底盘。前后桥均采用了经过特殊改进的客车低地板轮边减速桥,最大化的加宽了车厢内部的空间。BF-30底盘最大总质量为20.4吨,整备质量12吨,最大载重量8.4吨。



动力部分,康巴斯300采用了一台6.0升的奔驰OM366直列六缸发动机,后期的2700和3000系列车型使用的都是1996年发布的OM904四缸 4.2升发动机。



当然上图中的横置油底壳并不是该车的动力系统,打开后舱盖可以看到一台四缸发动机松松垮垮的装在里面,没有东西驱动系统。动力输出部分连接的是一台空压机,具体作用大家应该都知道。



现在回到外观介绍,Cobus 300的前脸车灯外部轮廓虽然设计成了一个梯形的造型,但里面还是通用的矩形玻璃灯。部分车灯已经更换为同尺寸的国产灯,不过还是有少量的海拉灯在使用。



车门的设计用古早来形容不足为过,和车身没有连贯感,整个车门就如同在一块大平板上塞上了一块圆角玻璃,车门把手,后视镜和车门铰链。但往往就是这种简单的东西,才能一直用下去。复杂的造型往往带来的是更高的造价,更高的维修成本。



新十年,旧十年,缝缝补补又十年。残破的车门铰接足以证明其服役的时间够长,断了,焊一下补个漆就完事了,反正这种结构简单的东西一般的钣金工都可以做。



打开车门,内部覆盖版异常简陋,原色应该是米色,饱经风霜以后覆盖了一层黑色。内板也很简单,一个扶手,限位器,车门开关。而且该车的车窗是不可升降的,有意思。令我比较佩服的是车门的胶圈全部都是完好的,没有脱落和碎裂,依旧具有韧性。



驾驶室区域的底板设计的也很有特色,采用铝制防滑地板,多少有点消防车的感觉了。随着该车的停勤,内饰早已无人打理。座椅采用的是格拉默的机械减震座椅,带有多项调节功能。



进入内饰,这熟悉的弧形仪表盘和中控台,经典的方向盘造型。没错,这套驾驶室总成和奔驰O 405巴士的一模一样!没错,完全就是把O 405的那几套配件搬过来用了。



中控台很古早了,仪表盘全部是德国VDO的产品,中间的速度表还有一个钥匙孔,用钥匙打开放纸进去就是早期的行车记录仪了。通过仪表盘上的记录可以看到,这部车三十年只跑了77884公里,发动机运行了33943.8小时。



看到这个中控台控制面板仿佛回到了OMSI 2那个经典的驾驶室里面,123 DNR按钮式的换挡方式相当有趣。按钮全部是传统的机械式,而且该中控台在顶上还设置了遮光罩,防止反光看不到按钮上的标志。



位于驾驶室左下方的是松芝的空调控制面板,关于空调这方面也没有相关记载,不过我个人判断松芝空调很有可能是后来装的。一方面是因为空调和原车的时间匹配不上,还有就是空调的接线粗糙,固定方式简陋。



原车应该是使用车顶前面这套系统送分,散通过管道将风输送到乘员舱内。控制方式则是使用副驾操作员面前的风扇控制面板,这才是符合那个年代的东西。




简单看一下副驾,座椅非常宽,而且采用了皮革材质,看起来像是个大沙发。前面带有空调控制面板和车厢对话的设备。


乘员舱内早已落上了一层厚厚的灰,曾经征战于航站楼和远机位之间,如今停放在边上静静地等待报废。车内采用了平地板设计,有少量的座椅,大部分还是站立的区域。至于扶手什么的配置,就比较现代化了。


再见康巴斯



如今福州,厦门等地的康巴斯300均已退役,曾经辉煌的“方盒子”摆渡车终究被更先进的康巴斯3000取代。其实我觉得是好事,是良好的传承。最后我想以车门上民航印发的2022年年检贴纸来进行一个收尾,1992年到2022年,30年的倾情付出,见证了厦门高崎机场近30年的发展。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300     巴斯     摆渡    
上一篇:魅族MX4开箱1799元也能有格调美 下一篇:地球上的盐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地表会有那么多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