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香港探长吕乐:纵横黑白两道,资产能买上万套房,逃亡后活到91岁

香港探长吕乐:纵横黑白两道,资产能买上万套房,逃亡后活到91岁

发布时间:2023-06-28 23:21:48     作者:星火彪WarOH     浏览量:127    

雷洛真实人物

2017年,香港大导演王晶推出了自己“洗刷耻辱”、“重振港片”的大作《追龙》。

这部电影在华语电影圈好评如潮,影评人评价王晶找回了90年代港片的犀利,而观众则被片中主角,帅气又霸道的“洛哥”所吸引了。

雷洛真实人物

刘德华扮演的“雷洛”,外号叫做“五亿探长”,他的原型就是60年代香港叱咤风云的总华探长吕乐。

雷洛真实人物

吕乐是香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是香港四大探长之首,纵横黑白两道,在70年代带着香港警队贪污,个人敛财数亿港币,要知道那时候香港街头一碗面条才2毛钱。

吕乐后来在70年代逃亡海外,辗转加拿大和台湾岛,带着几亿身家住进豪宅不问世事。

直到90年代香港电影大发展时期,他的故事才被搬上银幕,后来又被多次翻拍,让吕乐的故事在两岸三地流传开来。

那么,吕乐是怎么在20世纪中期成为警界天王的?他独创的“一体贪污”机制为什么能平安运作,而不被港英政府发现?

在香港政府反腐后,吕乐为什么没有受到惩罚?

从90年代《五亿探长雷洛传》开始,吕乐的名字就被改为“雷洛”,以至于很多人只知道雷洛,不知道吕乐。

吕乐于1920年出生在广东汕尾海丰县,家里祖辈都是渔民,至今祖屋还在海丰。

当时大陆正是军阀混战,沿海地区去香港求生的情况非常常见,吕乐年少时就跟着家人一起逃往香港讨生活。

年轻时,吕乐做过各种杂工,小时候去洗碗、擦鞋、卖报纸,长大一点后就去街头拉人力车挣钱。

1940年,为了有稳定收入,吕乐进入了香港警队。

香港人把警察叫“差人”,跟古代的衙役一个档次,在当时并不算是体面工作,工资低,也很累。

但是吕乐这种外来移民饥一顿饱一顿,警察起码能按时发薪水,吃饱饭,于是他就丢下人力车进入了警队。

英国在香港的殖民方式以掠夺经济利益为主,至于社会问题,他们力求一个“稳”字。

当时,香港社会分为三层。

顶部是住在山头上,出行都坐轿车,和香港本地人几乎毫无交集的英国佬;

中层是他们扶持的勋贵和官僚、买办,他们和英国人对接,直接统治香港;

最底层则是广大的华人,买办们用警察来控制香港社会,打击犯罪,稳定治安,保护英国殖民体系。

在这个生态链当中,警察的地位最低,但是最为重要。

英国人是甩手掌柜,买办阶层又没有能力,警察包揽苦活累活,收入却很微薄,所以他们不得不从底层贪污来补贴家用。

早期的香港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警察是与其说是警察,不如说是打手。

他们和黑帮一样向商贩收租,不分青红皂白抓捕疑犯,然后让家属送好处才放人,整个队伍非常腐朽。

从1940年到1960年,这20年是吕乐在香港警队的发展时期。

吕乐从最基础的巡警做起,后来被调入刑警队,靠破案和打击黑帮社团升官,这一段剧情在《五亿探长雷洛传》里有完好的还原。

吕乐在50年代经常跟黑帮打交道,出身底层的他知道黑帮也是走投无路的人,尤其是大陆来的移民。

所以他选择“剿抚并用”的原则,和黑帮约法三章,互相划定底线,彼此一旦越界就要向对方付出代价,这样自己能拿到政绩,黑帮也能在自己的小角落生存。

作为潮汕人,吕乐和当时盘踞在“九龙城寨”的新义安关系很好。

新义安的老大向前也是潮汕人,他和吕乐有很多来往,凡是有新义安的人闹事,吕乐去城寨里找向前,一般都能解决。

因为在黑道里能说上话,吕乐在警队的地位不断提升,英国当时最喜欢这种能“平事”的人,效率高,成本低,所以吕乐多次被港英政府点名,最后成为“华人探长”。

说起来,“探长”这个职位在其他国家的警察体系里很难对应。

香港的探长是便衣警察的领导,这个群体全体便衣,但是也配枪,专门管理底层的娱乐场所和追捕刑事犯罪,类似于刑侦队。

1956年,吕乐在处理帮派冲突时崭露头角,这一年的10月10日“双十节”,国民党特工在香港煽动帮派分子大肆举行纪念活动,结果和香港警察发生冲突。

帮派分子一边燃放烟花爆竹,一边在街上打砸抢,逼得港英政府逮捕了数百人才平息暴动。

吕乐就在这场活动里冲锋陷阵,借助新义安打击14K,事后得到香港警司的表扬。

当年,他被任命为“探长”,三年后,他被升职为新界区“总华探长”。

吕乐当上总探长后,面前摆着两个问题,第一是要给警局上司,也就是英国人交差,第二则要带着几十上百号警察兄弟混饭吃。

可当时底层警察的薪水很低,大家生活都很困难。

为了平衡这两个需求,吕乐发动了自己的黑帮背景,开始秘密跟黑社会谈判。

当时黑帮以“黄赌毒”为生,盘踞的行业有歌舞厅、酒吧、赌场、色情场所,香港警察为了完成上面的任务,经常扫荡这些地点,和黑帮发生冲突。

黑帮自己也为了抢地盘开战,香港街头刀光剑影,枪声不断。

而吕乐上台后,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几乎打通了整个香港的黑帮。

各大帮派的领袖人物都认可他,一些小头目更是他的晚辈,吕乐处在黑帮和警察的中间,分配好了各自的利益范围。

香港当时经济大发展,但是利润全被外国人拿走,底层生活困难,很多人进入黑帮也是混口饭吃,吕乐就给黑帮一口饭吃。

他把黑帮的地盘作出划分,彼此在自己的地盘做生意,做生意还不能抢,比如A帮派在这里有家赌场,B帮派就不能开另一家。

只要不闹事,警察不过问,甚至帮忙把风。

而作为回报,警察也要从黑帮的利润里分一部分,越是暴利的行业,分得越多,如果有不从的,就三天一次扫荡,或者直接让本帮派的老大清理门户。

这种政策其实是一种妥协,但是在短时间里确实起了作用。

吕乐当了两年探长,新界的治安好了很多,黑帮火并消失了,小偷小摸减少了,少数的恶性犯罪,警队也能直接去黑帮要人,破案率直线上升。

这种“繁荣”和“稳定”让英国人很开心,吕乐成为警界楷模。

1960年,吕乐把九龙区也纳入麾下,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疯狂敛财。

根据后来的当事人们叙述,当时的香港警察,没有一个不贪污的。

70年代的香港警司韩德回忆:“在当时,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贪污是生活方式,不仅我们警察贪污,医生、公务员、消防员都贪污,这就跟吃饭喝水一样正常。”

吕乐每次从黑社会收来钱,自己先留一大份,剩下的就派小弟分成几份送往各个分局,然后分局自己分发给警员,按照职位高低档次不同,但是人人都有。

除了从黑社会收钱外,吕乐自己也手握生杀大权,一些黑社会要买卖私酒、贩卖人口、贩毒,都要先孝敬他本人,否则将被警察骚扰。

他带着颜雄、蓝刚、韩森三个探长一起挣钱,四人统称为“四大探长”,成为60年代香港的土皇帝。

进入70年代,吕乐的私人财产成为一个谜,当时香港的物价很低,街头一碗面条两三毛钱,市中心的一套房子才价值2万块,而吕乐个人财产被估计已经上亿。

香港“四大探长”每个月薪水几百块,但是他们每个月给海外汇款几万到几十万。

此外,他们还在香港购买豪宅、豪车、奢侈品,平时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英国人不是不知道这些探长在贪污,但香港警队高层也是贪污的一份子,时任警司“葛柏”每个月也从手下手里拿钱,在70年月均贪污3万元,总数接近500万港币。

1973年,葛柏在给加拿大汇款时,因为现金流太大被英联邦政府察觉,他的贪污行为遭到了调查。

根据英国追查,葛柏贪污金额高达470多万,这在香港能买几百套房子,其数字之大让港人震惊。

很快,香港学生和工人掀起了反贪污大游行,港英政府看已经引起民怨,马上逮捕葛柏审查,并宣布彻查警队。

后来,港督建立“廉政公署”,对整个香港公务员和警界的贪污情况进行调查。

在葛柏出现问题时,嗅觉敏锐的吕乐马上带着自己的家人和财产一起远走加拿大。

据统计,他留在香港的财产就价值一亿港币,转走的财产还有数亿,所以外界传闻他有5亿港币的财产,这个量级的财富在当时的香港能买上万套房。

吕乐先是逃到了加拿大,本来要被香港引渡,接着他赶紧逃到了台湾,在台湾买房买地,并花钱打通关系,最后长居台湾。

由于当时的香港和台湾没有引渡法案,吕乐在这里安然度过了几十年晚年生活。

他晚年深居简出,虽然住着大房子,但是生活简朴低调,很少社交,直到2004年才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有记者问起吕乐对自己的影视形象“雷洛”怎么看,吕乐表示很不喜欢。因为电影里的自己一开始太窝囊,还拿着帽子跟小贩要贿赂,岂不是和乞丐一样。

还有片中他的对头“颜同”,原型就是探长“颜雄”,而颜雄在60年代只是他的提包小弟,是他自己带出来的人,怎么会给他对着干,还压他一头呢?

吕乐说电影都是“乱拍”,他自述当时的香港没那么乱,黑帮也没那么猖獗,只是电影夸大了。

吕乐的采访流出后,引起了人们对70年代香港反腐的思考。

曾有传闻说,所谓“反腐”是英国人为了打击华人在底层的势力而演的一出戏,“四大探长”坐镇的60年代,香港非常稳定,人民幸福度很高。

这种论调曾流行过一段时间,但后来英国专门拍摄了记录香港反腐斗争的纪录片。

当看到60年代的吕乐在夜总会狂欢,一天消费一万块,相当于当时半套房的价格,而香港平民吃不起3毛一碗的云吞面时,年轻人们才知道当年的黑暗。

而作为那个贪污帝国的“土皇帝”,吕乐却最终在台湾度过晚年,后来去加拿大生活。

在2010年,91岁的他死于加拿大的豪宅。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香港吏治是怎样整肃的》,仁宇

2、《从两部黑帮电影分析当年的香港社会——以《五亿探长雷洛传》《跛豪》为例》,朱涛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探长     吕乐     后活    
上一篇:抖音超火的表白二维码来了,最新版 下一篇: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