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物探探探”第38期|朱雀门:大唐皇城正南门的威严与繁华
发布时间:2023-06-23 21:47:28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57
作为皇城正南门,唐代的朱雀门是什么样的?它和东西两边的城门是什么关系?皇城城墙是怎样的构造?宗庙社稷、三省六部在皇城内是怎样分布的?鸿胪寺、国子监是怎样的机构?唐代皇城和现在西安城墙内的范围有何不同?11月22日,“陕西文物探探探”探访唐都长安城中轴线系列直播报道第二站,来到了朱雀门。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双怀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隋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李春林老师受邀作为主讲嘉宾,继续为网友们进行深度解读。含光门遗址博物馆研究员王肃老师也进行了现场讲解。221.5万人次网友观看了这次直播。
1、隋唐朱雀门是什么样子?
五个门道,城门楼高35米,比明德门规模更大
如今的朱雀门是四个门洞,上面并无城楼。那么唐代的朱雀门是什么样的,和现在的朱雀门是否重合?
李春林老师介绍,经过了一千多年,现在的朱雀门和唐代的朱雀门并不在同一个位置。唐代的朱雀门应在现今朱雀门东边70-80米,被现在的西安城墙压在下面了。
唐代朱雀门的风貌并没有历史图像可供了解,但宋代以来相关历史地图却标注有其位置。西安文物部门也曾勘探过其局部遗址,由此可知它的形制结构跟明德门基本相似,但规模则比明德门要大。因为从重要性来讲,它是皇城的正南门,比作为外郭城正南门的明德门要高一个等级。从规模上来讲,其门址东西跨长、墩台体量、门道进深都比明德门的要更大。
它会是什么样子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西安市曾组织文物工作者对这个门址进行过勘探。根据勘探情况推测,朱雀门也有5个门道、4个隔墙、东西也有宽大墩台,文献记载顶上也有高大的门楼,大概形制与明德门遗址博物馆所复原展示的明德门样式应该一样,但会更大气、更宏伟。
高度也应该会更高。因为朱雀门所在的皇城城墙本身就比外郭城城墙要高,文献记载有三丈六,相当于十五六米高。如果是再连上门楼本体,朱雀门复原后的高度算起来估计接近35米,相当于一座十一二层楼房的高度。
虽然现在只能想象,但含光门遗址博物馆里有对唐代含光门遗址发掘现场的展示,里边的夯土结构跟朱雀门的夯土是连为一体的,它们也是同时期施工的。可以通过了解含光门遗址本体,来推测朱雀门的建筑工艺和形制。
王双怀教授介绍,西安城墙朱雀门在新中国成立后有过重新改建,现在的四个门道主要是为了行车、行人方便。明代时的西安城墙非常壮观,外面的护城河很深很宽,城墙很高,而且都是用砖包裹了的,一圈周长13.74公里。城墙外面突出的部分叫马面,上面有箭垛,主要是用来防御的。西安城墙上一共有98个马面,有5986个垛口,可以说创了历史记录。
2、皇城南面三个城门是什么关系?
朱雀门是皇城正门,安上门与含光门对应“左祖右社”
李春林老师介绍,朱雀门和含光门、安上门,都是隋唐时期的郭城往宫城过渡的中间——皇城部分的南面三个城门。从礼仪功能上来说,这三个门之间是有等级区分的。因为朱雀门居中,跟郭城的明德门、宫城的承天门都处于南北轴线上,这条线跟宫城里边的太极殿是连为一体的,所以很重要。皇帝出行祀天和举行大型活动时是要走这条线的,所以朱雀门规格非常高。安上门和含光门是平行关系,它们的规模应该是相当的。
皇城里边有三省六部等中央衙属机构,这三个门是百官每天出入办公都要经过的地方。朱雀门中门道是专供皇帝出入使用的,但一般只是在祀天等重大活动时候才启用,平时大都是关闭的。安上门基本靠近现在的南门,只是要偏西一些,跟今天的南门并不重合。
王双怀教授介绍,唐都长安城是对称结构,以朱雀大街和承天门大街为中轴线。朱雀门是皇城正南门,就在中轴线上,同时又处于皇城南城墙最中间位置。东边的安上门、西边的含光门,完全是以朱雀门为中心东西对称的,所以它们结构一样,和朱雀门之间的距离也一样。安上门和含光门,就相当于朱雀门的东西两翼。
《周礼》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宗庙和社稷在皇城的分布特点是“左祖右社”。含光门是三个门洞,规模也不小,因为含光门城墙里面的西边就是社稷坛所在地。而东边的安上门城墙里面,东边就是太庙。一边是宗庙,一边是社稷,所以这两个门建筑形制也非常讲究。
说朱雀门重要,除了它是皇城正门之外,还因为它处于一个交通的十字路口。朱雀门是朱雀大街的最北端,从明德门到朱雀门共5316米,这条十里长街是当时世界上最宽、最大的长街。进了朱雀门再往北就是皇城的承天门大街,宽度还是150米,它一直向北通到宫城的正门承天门。但从朱雀门进去后,这宽广的承天门大街,一般老百姓是不能进去的。因为皇城里边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机关所在地,老百姓到了朱雀门就只能止步了。而朱雀门外边的这条东西向横街,最东边一直通向外郭城城门春明门,最西边一直通向外郭城城门金光门。这条横街实际上也是唐代长安城的东西交通大动脉。虽然从礼仪方面来说,明德门作为都城正南门非常重要,但它并不很繁忙。因为长安城在南边没有交通主干线,而唐代东西方的交通特别繁忙。当时国内人口绝大部分是分布在东边的,在西边则有丝绸之路,所以这条大街人流量是很大的。
3、皇城城墙是怎样的结构?
城墙内竟有过水涵洞,可能和皇城外清明渠相连
在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有三处对城墙相关遗迹、遗址的实物展示。第一处是城墙实体断面,馆内通过投影手段将各个时期的断面指示得很清楚。
王肃老师介绍,这个城墙断面遗址就像历史的年轮,把隋唐、唐末五代、宋元、明清、现代五个时期全都表现在整个断面里了。夯土有隋唐时期的,有唐末五代的,有宋元的,有明清的,其中砖墙都是明清的。“我们曾经做过实验,确定明清的砖墙,胶结剂用的是糯米砂浆。夯土以前都是素土,到了明清时就有三合土了。1400年的历史尽收在断面里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某个时期的末年发生战争或者自然灾害,夯土被削切了,接下来的朝代再补,然后再削切再补,就形成了这种状况。”
馆内还有一处过水涵洞遗址。王肃老师介绍,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曾对这个过水涵洞进行了发掘。这个涵洞是五层券拱,涵洞高1.5米,宽0.75米。为什么叫过水涵洞?因为究竟是进水还是出水,现在还没有确定。发掘的时候水道地面有一层很干净的淤泥,在这个涵洞口的石头上有一排菱形的孔。“因为这个水道要连通内城即皇城和宫城,而涵洞过去一个人没问题。这应该是为了防止人从这里通过而加了铁栅栏,栅栏上的一根根铁条都做成了菱形的,既便于水流,又可防止人扳动,考虑得很细很周到。”
至于到底是引水还是排水,三位老师进行了现场讨论。王肃老师说,这个涵洞南高北低,而大明宫也有个涵洞,是北高南低。跟它连接的渠道,可能是西北大学那边的清明渠。李春林老师倾向于认为是引水渠道,“如果水比较干净,应该是引水;如果是污水,里面沉淀会很多。有淤土说明是实际使用的,淤土是干净土说明里面流的不是污水。” 但王肃老师说,古代厕所是旱厕,洗衣服最多用皂角,真正的污染物不多,从干净程度恐怕不好判断。王双怀教授认为,从涵洞的建筑来看,目的一定是希望坚固耐用,所以应该非常重要。如果是引水的话,它一定是和外面的引水渠道是相连的。它的南边正好是西北大学校区,清明渠从那边流过来。而皇城、宫城那么多人生活都是需要生活用水的,所以很可能是引水渠道。而李春林老师还提出了一种可能性:会不会是皇城或者皇宫预留的供紧急情况发生时临时使用的暗道?但这个涵洞里装有铁栅栏,似乎又不像是这回事。本是考古问题,经过这么一讨论感觉像是破案,大家感觉很有意思。
4、从含光门“看”朱雀门:
门道上面为平顶,隔墙底部包砖,有红色踢脚线
在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内有一座复原的含光门城楼模型。王肃老师介绍,这个城楼模型是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并实际参考山西佛光寺唐代建筑,参考傅熹年先生的文献,而制作的含光门复原模型。它有三个门道,城楼是最高等级的庑殿式建筑,最有唐代建筑风格特点的是城楼回廊下面的人字拱。“另外唐代的城楼要比我们现在看到的城楼起码要大两倍,因为它整个是跨墙做的,而现在的城楼是在墙内做的。”门洞也是完全按照考古发掘资料来做的,是按排叉柱、过梁式结构做的,完全复原了含光门城门的形制。
含光门遗址发掘后的情况在馆内依然保存着原貌。
李春林老师介绍,1986年,当时还属于中国科学院的考古研究所,结合西安市城墙维修委员会的工作,由马得志先生主持工作,对含光门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当时发掘的主要是门址墩台本体,涉及三个门道、两个隔墙。
“两个裸露的夯土墙就是隔墙,再往东就是墩台部分。可以看到当时施工的方法。有孔洞的地方是为了夯土结构的紧实,在里边加了纴木,这些孔洞就是纴木孔。纴木有横向的,还有竖向的。中国古代夯土台体因为要突出地面,为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分崩的情况,在夯打的过程中就已经把木构架放在里边了,以此增加韧度。”
含光门门址墩台整体东西37.4米,南北19.6米。中间门道宽5.72米,东西两侧门道各宽5.35米。中门道、西门道,因为唐代晚期到五代时已经封了不用了,所以清理过程中清到了唐代路面。东门道后来继续沿用,到宋代时路面比唐代门道面要高80公分,里面还出了很多是宋元时候的铜钱等。
“明德门门道长度是17.5米,加上包砖是18.5米;含光门整体墩台的跨度是19.6米,比明德门门道还要宽;而朱雀门肯定比含光门更宽,因为朱雀门等级高,有五个门道,墩台体量、隔墙和跨度肯定更大。”
含光门各个门道和明德门门道一样,每侧都有15个排叉柱的础坑。隔墙两侧在底下是包砖的,一些包壁的砖在发掘的时也提取到了。在这些砖的外壁还抹有白灰。白灰底下有踢脚线,踢脚线是红色的。门洞是方形的,跟后来起券的弧形顶不太一样。明清时候城门门道就已经是弧形顶的,但隋唐时不是这样的。
中门道门限石保存得很好,还有过车辙的豁口。最后一次大火把门限石给烧裂了,门限石有些不太完整了,西门道也存在同样的情况。门道里边还有两个坑,清理完还发现门轴石上边还有铁锈,可见过去的门轴底下是包铁的。
含光门也是在唐代后期被朱温放大火烧了,所以东门道东壁上边发掘结束的时候还能看到保留的烧土面,把夯土都烧透了。红色的被烧部位距离地表7米多,可以想象当时城门洞还是很高的,应该至少有9米。
含光门门道隔墙宽度是3.1米,明德门的隔墙也没它宽。但估计朱雀门隔墙要比它宽,因为朱雀门是皇帝祀天要用的。
看过了含光门遗址的情况,就可以想象出朱雀门的形制。“它的中门道会更宽,门道有五个,在东西两侧又各增加了一个,城门城楼会更加宏伟。”
安上门目前也没有经过考古发掘。按照礼仪功能来看,它跟含光门是差不多的,规模也应该一致。
5、皇城内的宗庙与社稷:
太庙一年四季有祭祀,侵犯宗庙和社稷属不赦之罪
王双怀教授说,说到宗庙社稷可能好多人不太理解。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宗庙象征着皇室,象征着皇权,所以国家特别重视对宗庙的营建、保护和祭祀。
在唐代,从安上门一进入皇城,安上门街东边就是太庙。最初的太庙规模比较大,后来又分出了中宗庙、文献皇后庙等。太庙由专门的机构太庙署来管辖,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因为它和皇室、皇权关系特别密切,占的地方比较大。而从含光门进皇城后,含光门街西边就是大社。大社就是大社大稷,是社稷坛所在地,这地方有个郊社署,这个管理机构是专门管社稷坛的。
唐代皇帝的宗庙规模是相当大的。在289年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唐代前期的时候,宗庙里面是七庙(相当于七辈),到后来成了九庙。
唐代太庙祭祀,最重要的是禘祭和祫祭。所谓禘祭就是独祭,五年要祭祀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祫祭是合祭,三年一合祭,合祭就是大祭,把所有的神主都放在一块来合祭。唐代帝王去世后都有一个谥号,比如唐高祖的谥号叫“神尧皇帝”,武则天死后叫做“则天大圣皇后”,但后来叫“则天大圣皇帝”,这就是她的谥号。神主是用木头做的,上面写着这些谥号,放在太庙里面,神主就代表着去世的皇帝本人。
唐代太庙一年四季都有祭祀。祭祀的时候首先要迎神,之后是娱神,娱神完了再送神,中间的过程很繁复。但作为国家最重要的礼仪空间,唐王朝每年都要多次祭祖。祭祖的时候需要太庙乐章,唐代音乐中最典雅的音乐就叫雅乐,主要是用来祭祀的。
社稷是国家的象征,是由社坛和稷坛组成的,社就是土地,稷是五谷也就是粮食。社稷坛就在含光门以西的地方。这里有唐代两个非常重要的建筑,叫做大社和大稷。大社是一个方形的坛,坛的四面,土的颜色不同,东边是青色,南边是红色,西边是白色,北边是黑色,顶上是黄色的,神主是用石头做成的。这块石头大概有一丈多高,一半埋在地下,它象征社稷之主。在坛底下四面也修建有一些建筑。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社稷活动。祭祀社稷就是希望国家永远太平,希望五谷丰登。
唐代的宗庙和社稷是非常重要的礼仪机构,所以不允许任何人侵犯。唐律里面有十恶不赦的大罪,前三个叫做谋反、谋逆、谋判,都是不容赦免的。如果对宗庙有侮辱行为,或者是盗了宗庙里面的祭器,或者对社稷坛有不敬的行为,也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6、皇城布局与国家机关:
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十二卫全在皇城
在含光门遗址博物馆里,有挂在墙上的唐代长安城的非常详细的立体示意图。长安城的平面布局,包括外郭城108坊,以及皇城内、宫城内的分布,在这里均一目了然。
王双怀教授介绍,从朱雀门进皇城以后,承天门大街的东边是太常寺,太常寺是和礼仪相关的管理机构;承天门大街的西边就是鸿胪寺、鸿胪馆,鸿胪寺相当于外交部,是接待外宾的地方。
皇城是整个国家机关分布的地方。唐代的核心机构三省六部都分布在这里,辅助机关九寺五监十二卫也在这里。其实三省里面中书省、门下省的决策机构主要是在宫城里头,皇城里是它的办事机构。尚书省相当于国务院,具体办事机构也分布在皇城里,位置就在现在的钟鼓楼广场一带。
唐代的国家机关里最重要的就是尚书省。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这六部也称为“尚书六部”,相当于现在的六个部委。其中,吏部相当于组织部,是管各级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升降的;户部是管经济的,全国的土地、赋税、财政这些都是由户部来管的;礼部相当于教育部,主管礼制和教育,学校教育、科举考试这些都是由礼部来主持的;兵部是管军事的;刑部是管刑法的;工部是管建筑的,比如城市建设,城市管理,还有帝王陵墓的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和桥梁等,都是由工部来管理。
唐代的一些军事管理机构,比如说左右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左右武卫、左右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威卫,这些重要的军事机构基本上都分布在靠近承天门的地方或者承天门大街的两侧。这些全都是武官,远一点的地方是文官。
唐代中央机构实行集中办公,效率是相当高的,这和其他朝代是不太一样,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唐代是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中国从秦始皇开始就是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地方的权力集中在中央,中央在啥地方?就在皇城。而中央的权力集中在皇帝,皇帝就在宫城。
国家决策一般是这样的:国家的政策、法令由中书省来拟定,中书省拟定好了以后,交门下省来审议能不能通过。如果能通过,就交给皇帝审批,皇帝同意了就盖上大印,然后交尚书省来执行;如果不能通过,就要打回去重新审议,直到审议通过交皇帝批准后,再交给尚书省来执行。这就是唐代政权运作的机制。
7、鸿胪寺与国子监:
邻国国王子弟,也争相来长安“上名校”
王双怀教授介绍,唐都长安不仅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是丝绸之路的一个中心城市,国际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唐王朝政治制度先进,经济文化繁荣,所以唐朝的地位很高。加之从唐太宗开始,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他曾说“自古帝王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所以赢得了周边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国王的信赖和支持,他被尊为“天可汗”,唐都长安被称为“天可汗之都”。从唐太宗开始,唐代帝王都是“天可汗”,所以唐代帝王两套大印,一套叫做皇帝之玺、皇帝信玺、皇帝行玺,这是内政使用的;还有一套是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天子之玺,这是处理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用的。由于地位很高,唐王朝实行一种册封体系,册封周边少数民族首领或者邻国国王,而邻国国王和少数民族首领往往会来唐朝朝贡。
唐王朝还实行一种开放的政策,允许外国人、少数民族首领来唐朝学习做官,允许他们从政。所以唐代前期,很多武将都是少数民族首领或外国人。有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通过学习以后在中国做官,比如日本的阿倍仲麻吕、韩国的崔志远都是这样的人。他们来中国通过学习以后然后在中国做官,和中国人产生了深厚友谊。崔志远回到韩国后,把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化带到韩国去;日本派遣唐使来,也把中国很多的先进东西带回日本去,从而对他们的国家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可以说促进了社会文明。
由于经常要和周边国家和民族打交道,唐代专门设置了管理外交和民族事务的机构,就叫鸿胪寺。鸿胪馆就是接待这些外国人,供他们临时住宿的地方。唐代社会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通过使节、商人或者是其他人士把外国先进的东西吸收进来;另一方面就是把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
国子监是皇城里面最重要的教育管理机构,相当于教育部,当然这只是类比。国子监直辖六所“高等院校”,叫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国子、太学、四门都是贵族学校,尤其是国子、太学。在唐代前期,国子学其实人数不多,规定只有300人,是收三品以上的子孙来上学的。后来由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周边少数民族首领、邻国国王不断要求他们的子弟来学习。所以唐太宗后来就“扩招”,这个国学就由最初的300人扩展到3000多人,到后来扩展到了8000人。所以史书记载说“国学之盛近古未有”。这说明了那时教育繁荣的情况,也说明了唐王朝和周边国家与民族的关系非常密切。
8、隋唐皇城城墙的变迁:
部分南城墙和西城墙至今仍是“隋唐芯”
在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有一面墙详细展示了隋唐至明清长安城的面积和位置变化情况。
李春林老师介绍,明代扩建西安城时把唐皇城城墙往东边延展,在开通巷把隋唐皇城的东墙推倒,然后往东拓展了。但从开通巷往含光门这一段皇城的南城墙,以及西安城墙的整个西墙(包含皇城城墙和宫城城墙)的夯土结构,是从隋代一直到沿用到现在,里边包含的历史内涵是很丰富的。
王双怀教授讲,当年隋文帝让宇文凯做新都的规划设计,宇文凯到洛阳和邺城考察回来后,在汉长安城东南二十里的地方选中了建设新都的地方,然后很快绘制了大兴城的蓝图,总面积80平方公里。但这么大的城市要修建非常困难,隋文帝却是个急性子,说我明年就要从汉长安城搬到大兴城。
这么大一座都城,一年时间怎么修得成?隋文帝的宰相高烱很犯难。但高烱毕竟是个政治家,点子很多。他从全国召集能工巧匠,动用国家的人力物力集中先修宫城和皇城。对这两个地方统一规划,由国家统一出资,统一营建。所以宫城和皇城的城墙、宫殿一次建成,在隋文帝开皇三年前就建成了。
外郭城则是由国家做好规划,把包括朱雀大街在内的东西14条大街,南北11条大街,以及由这些大街划分成的110个里坊,和东西二市都规划好了,然后提出要求:每个坊都要有坊墙,你不许怎么建,至于你自己怎么建,那是你自己的事儿。让文武百官、富商大贾自由来申请,国家批准后就可以建。至于怎么建,钱从哪来,一概不管。所以外郭城的民宅,都是文武百官、有钱有势的人,自己想办法来建的,建设速度也就比较慢。
在开皇三年隋文帝从汉长安城搬到大兴城时,宫城皇城都建好了,城墙都是有的,但外郭城城墙还没有建。到了隋炀帝大业年间,才从全国调集了十几万人,经过好几个月才把外郭城的城墙建成了。当时外郭城的城门中明德门是修了,但外郭城城墙尚未完全建成,外郭城那些坊里老百姓的住宅也还没有完全建成。
唐朝建立后,沿用了隋朝兴建的大兴城,改名长安城,于永徽五年对外郭城一些城门进行了维修,并建了城门楼。
到了唐朝末年,具体来说是公元904年,军阀朱温为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对长安城进行了人为毁坏,让老百姓迁走,把宫殿、民居拆了烧了,造成了大破坏,导致隋唐两代三百多年创建的“天可汗之都”、隋唐文化的宝库长安城最终被毁掉了。
到了五代时期,佑国军节度使韩建镇守长安时,他觉得外郭城毁了,宫城毁坏得也特别严重,就不要外郭城,也不要宫城,把外面的老百姓都迁进皇城里,把皇城原来的景风门、安上门等好多个门都堵上,只留下了很少的几个城门,把这座城称为“新城”。
到了北宋时期,因为宋朝是路府州县四级行政制度,在关中地区北宋设了永兴郡路,所以这个城市就叫做永兴郡城,但规模制度和新城一样并无变化。
元朝建立后,又把这座城市改名奉元城,对外面又进行了加固维修。现在西安城墙的西南角是圆的,原来是方的,是元朝人建成这个样子被保留下来了。
也就是说,从五代到元朝,西安城仅仅是唐代的皇城,它的面积只相当于唐都长安的1/16。
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本想建都西安,但大臣反对。在朱元璋心目中,西安非常重要,于是把次子朱樉封到西安来当秦王,把奉元城改称西安城。觉得西安太小了,又把南城墙向东延伸,把西墙向北延伸,然后把北墙东墙连接起来,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西安城城墙。西安城墙从洪武三年就开始修了,经过八年才修成。之后秦王朱樉就来了,后来朱樉的子孙后代一直在西安生活。200年以后,明王朝又给西安城城墙全部包了砖。
后来经过几百年岁月,明代修的很多地方的城墙,砖都被拆掉了,现在留下来保存最好的省会城市就是西安城。
9、大唐气象的启示:
开放包容、人才辈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直播结束时,王双怀教授总结说,唐都长安的确是一座伟大的城市,这个城市的规划设计是非常精细的,布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仅考虑到了整个国家的宗庙社稷,还考虑到了文武百官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国家的实际需要。唐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这个开放的城市对促进唐代经济社会的繁荣,提高唐代的国际影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除了开放之外还有包容创新,这是唐人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所谓包容,就是制定的政策能够允许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城市里面来共同生活。唐代的文武百官中有少数民族,有外国人,当然更有汉人,有很多优秀的人。列入两唐书列传的非常重要的人物,比如唐代前期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再像后来的像娄师德、郭元振,再像盛唐时期的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这些人,他们都曾经在皇城工作过。可以说,这个皇城是唐代优秀知识分子汇聚之地。唐代社会之所以能维持289年,唐代社会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产生重大的影响,和这些文武百官也是分不开的。所以我觉得唐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唐都长安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它的皇城也是一座非常了不起的皇城。“我经常说,西安是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大舞台,其中最值得骄傲的是周秦汉唐尤其是唐代文化,唐代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对今天仍有很大的启示。”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文 张杰/图(部分照片由西安城墙管委会提供)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朱雀门正南门威严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