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受宫刑,忍辱负重,司马迁成就巨著《史记》
发布时间:2023-06-21 19:20:17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957
我是热衷于钻研历史的苏苏说说2021,从事历史方面的创作。欢迎同样对历史感兴趣的您,一起学习我们五千年的华夏历史。本文为苏苏说说2021原创,感谢点赞、支持、关注!
《史记》这部史学巨著凝聚了司马迁毕业的心血。他是背着汉武帝偷偷写的,把自己真实的感悟都融入其中,不是一味地对君王歌功颂德,即便是对他正处于的西汉时代,几任皇帝的功与过,他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史记》的基调是“惩恶扬善”,符合普世的价值观,司马迁的文笔简练诙谐,读来引人入胜。
也正因为如此,《史记》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两汉时期)被诸多史学家批评为“谤书”。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编这部书,在司马迁遭受汉武帝宫刑之后,他就已经没有生存下去的信念。
所以,《史记》和司马迁互相成就。司马迁是《史记》之父,《史记》是司马迁在苦难中继续生存的全部意义。
司马迁是今天的陕西韩城市人,出生在一个史学世家,祖上几代都和史学有渊源。
他出生的时候,家里还有点钱。他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朝,用四千石粟米换了九等武大夫的官职,所以全家都免除了徭役。
当时在汉文帝、汉景帝两朝,为了有足够的钱供给军需,都允许买官。这钱都用在军需上,百姓交租的压力就小了,这在当时,实在也是不得已为之之策。还好文景二帝皆为明君,卖官也没弄出什么娄子来。
所以司马迁小时候没受过什么苦。父亲司马谈是个文人,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从小就喜爱学习,通读古书。
在司马迁十多岁的时候,汉武帝让他的父亲做了史官太史令,去到了长安。后来司马迁也到了长安跟父亲生活在一起。
父亲一直有一个愿望,把上古至汉武帝朝的历史捋一遍,写一部综合的史书。他担心自己年纪来了,可能会完不成,就下意识地培养司马迁。
于是,司马迁就成了汉武帝时期的徐霞客。父亲让他从长安出发,把以前的历史古迹都游历一遍,做好笔记。所以司马迁把当时的汉朝的国土基本上丈量了一遍,名山大川,江河湖泊,但凡有过一些传说事件的地方,司马迁都去了。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司马迁的这些游历,对他之后写史记大有帮助,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了。
因为父亲是太史令,司马迁到了长安之后,也被任命为Lang中。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他的父亲作为史官,自然是要陪皇帝一起去的,不巧父亲病了,去不了封禅大典。这对于太史令来说,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因为泰山封禅在历史上,是属于皇帝祭天地的Ding级盛典,在汉武帝之前也仅有秦始皇去泰山封过禅。要有非常过人功绩的皇帝才配得上泰山封禅大典。
历史上去过泰山封禅的只有六位皇帝,汉武帝后面还有四位:东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所以司马迁的父亲因病不能参加汉武帝的封禅大典,遗憾之余,病势加重。
当时司马迁刚被汉武帝派去出使西南回来,他参加了汉武帝的封禅大典,回到父亲司马谈身边的时候,父亲已经奄奄一息。
司马谈对儿子交代:“我们祖上都是做史官的,我现在快不行了,不能把史官的衣钵在我这里终结啊!现在皇帝这么英明神武,百姓安居乐业,一定要把这些事情都记录下来,你要好好地接我的班,把我没完成的史书继续写下去。”
司马迁流着眼泪答应了父亲的这个交代,从此,就把完成这一部历史巨著,当成了他毕生的事业。
司马迁为人谦和。由于他游历多,学识渊博,又身处京城长安,所以很多达官贵人跟他交了朋友。
三人行必有我师,司马迁从朋友身上也能学到更多东西。这当中对他影响很大的就是董仲舒和孔子的后人孔安国了。
司马迁很认同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学思想,其中的“天子以仁德行事”和“大一统”思想很入他的心。
司马迁在和孔安国交往的时候,当时孔安国家里有一本相当于孤本的《古文尚书》,司马迁如获至宝,就这本书他通读了好多遍,边学习边向孔安国请教。司马迁对孔子也相当认同。所以,他在史记《孔子世家》里就给出孔子“高山仰止”的高度评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这种种经历的汇合,形成了《史记》”惩恶扬善“的基调。
公元前99年,司马迁为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将军(飞将军李广的孙子)说情,后被不负责任的公孙敖所害,李陵无法返回汉朝,全家被灭,司马迁遭连累,被汉武帝施以宫刑。
由于仍未完成《史记》,司马迁扼制住自己自尽的念头,忍辱负重。这一段特殊的经历,也令《史记》赋上了”悲悯“的色调。终于,司马迁在九年后完成了这部史学巨著,并于次年离开了人世,享年约48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即删除。)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