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真的庸吗?
发布时间:2023-06-18 03:02:26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696
本文由学国学网(lexueguoxue)首发
“中庸”是儒家文化核心部分之一。但是,曾经一段时间内,“中庸”一词遭到不少人的怀疑甚至否定,认为中庸是不偏不倚、世故、圆滑、没有原则。但是,当我们真正去理解儒家的“中庸”后,我们才能发现中庸之“道”。
中,什么叫中?
中:不偏不倚,容易吗?不容易。
亚里士多德称之西方的中为正中。我们看到天平是二者相折取其中的正中,左边这个盘子挂一斤的东西,右边这个盘子就要有一斤的砝码,那么这边如果挂一个大山,那边要用多大的砝码?
中国不是这样,他把正中左移,移到这上面一称,一秤砣一个衡,如果是一斤的盘,他在上面找到平衡,如果你称一座山,他挪动那个四两拨千斤的秤砣,就找到平衡。
这是中国最高的智慧,它能在纷繁复杂险象环生的环境当中去找到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平衡,那是多么了不起。从这点看它和正中的平衡,和通过移动来调节的平衡,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叫做中。
庸,什么是庸?
庸在《说文解字》当中是通假字,庸者,用也。
就说有多么高深的理论,四两拨千斤找到平衡多么关键,都要运用于实践。
南宋朱熹这样解释庸:庸者,常也。常,经常、时常,每时每刻天天月月年年往前推进。
“庸”告诉我们,不在于夸海口说大话,而在于坚定地,每天推进一点点。例如:你每天只背五个单词,一年按照三百天算,一千五百个单词,十年你就一万五千单词,而是用十年时间你就永远变成英语高手了。
所以“庸”并不平庸,“庸”是在不起眼的日常生活当中做出惊天伟业,在我们平平淡淡当中做出超出平淡的了不起的大事。
如何掌握中庸之道?
中庸所提出的行为目标是知行合一,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可见在国学中,中庸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论著。
例如:今天我们在六楼上课,谁能按照金庸先生笔下的高人之招,从地面跳到六楼吗?这功夫道行得练多少年?其实,我们是沿着台阶一级一级走上来的(坐电梯的不算),这就是道。我们走路的道,也是规律的哲学的纲领的道。
我们是一步步地踏着“平庸”的台阶不费劲,但它可以送我们上云天,我们明天可以去登泰山而小天下,后天可以登喜马拉雅山。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登上世界的屋脊就靠每一步,从脚下做起,从每一步做起,这就是中庸的庸。
在儒家的中庸思想当中,中庸是有刚性的,中庸是有底线的,中庸是有难度的。
中庸是中国文化当中最核心的一部分。当然我们不用去咬文嚼字,我们只要理解它的精神,就是不偏不倚,把握平衡,四两拨千斤,然后坚持到底。
我不是尚书
中庸虽是孔夫子提出来的,但是孔夫子一生也只做到了2次中庸而已。
【学国学网】一个有视角的国学传播平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