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楚国非常强大,为什么却很少出顶级名将?
发布时间:2023-06-16 02:47:47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316
很多人在读先秦历史的时候,可能都产生过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战国七雄当中的南方大国楚国,很少出名将呢?
相比之下,除了楚国之外,其他六国,好像都有几位让后世耳熟能详的将领。秦国有司马错、白起、王翦,齐国有田忌、孙膑、田单,燕国有乐毅,赵国有廉颇和李牧,魏国有吴起和庞涓。
就连最弱小的韩国,都出了一个申不害。虽然申不害的身份,更侧重于改革家和思想家,但这位大佬打仗的能力其实也挺强的。如果不是因为韩国的国力太弱,让他发挥不出全部的实力,说不定他也能跻身名将层次。
反倒是楚国,提到楚国名将,大家会想到谁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项羽的爷爷,项燕。但同时,项燕的名将身份,其实也是存疑了。第一,他被王翦打败了。第二,他之所以能击败李信,是因为当时秦国内部发生了一些叛乱,让李信的后路被切断了,所以李信才会战败。
除此之外,我们在正史上,也找不到除了这两场战争之外,项燕还指挥过什么战争。就好像是项燕之前并不是太过重要,只是当时楚国快要灭亡了,他临时被大家推举出来了而已。
这样的项燕,我们暂且可以算他做半个名将。而除了项燕之外,楚国好像就很少再出名将了。哪怕加上春秋时代的楚国,也是如此!
这当然不是意外,而是必然!
之所以说是必然,是因为楚国的制度,确实不太适合出名将。在国力方面,楚国或许真的毫不逊色于其他强国。但是在制度方面,楚国至少有三个制度,极大地束缚了楚国名将的出现。
第一个制度,叫做国君亲征。
和其他国家不一样,楚国的国君,特别喜欢亲自上战场。楚国的这个特点,确实是和其他国家不太一样。其他国家都是国君坐镇中央,然后派一个大将,在前线替自己领兵。
而楚国这边,就是国君自己带着军队往前冲。
这事其实也和楚国的历史文化有关。战国七雄当中,其他几大强国,基本上都是周王室的亲戚或者大臣,经过周王室的册封之后,建立的国家。唯有楚国不一样,楚国原来就是一个南方的小部落,后来靠着不断兼并周围的部落和国家,逐渐发展成一个大国。
所以,楚国的出现,其实并不是周王室册封出来的。而且,楚国地处南方,楚国的文化,和当时的中原各国,其实也不太一样。尤其是在西周和春秋时代,当时的楚国,经常被其他中原国家视作蛮夷。
因为起家的时候比较弱,所以早期的楚国,打仗的时候,基本上就是部落族长带头往前冲。后来楚国虽然建立了国家,但是依然保持了这个传统。直到战国时期,楚国逐渐接受中原文化,这才逐渐改掉了国君亲征的习惯。
因为国君亲征,所以前线的战事,都是楚国国君说了算。那些将领最多也就只能带头冲锋,自然也就没机会展现他们的谋略,更不可能有机会成为名将了。
第二个制度,叫做贵族责任制。
楚国是一个历史很长的国家。早在春秋时代,楚国就已经是一个巨无霸了。整个春秋中期,基本上大部分历史都是围绕着晋楚争霸来进行的。当时诸侯国虽然很多,但真正的巨无霸其实就只有晋国和楚国这两个国家。哪怕是秦国和齐国,都要稍弱一些。
这种漫长的历史,导致楚国内部的大家族,特别强大,而且根深蒂固。
这事其实不难理解。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还处于分封制的时代。大臣立下功劳,或者国君的子嗣长大了,都需要给一块封地。时间长了之后,国家能够直接控制的土地自然就越来越少,反倒是那些大臣的家族,能够实控的土地越来越多。
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就是因为分出去的土地太多,最后形成了几个超强的家族,最后他们联手把晋国瓜分了。而当时除了晋国之外,其他很多国家,其实也都存在这种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大部分国家,其实都无法解决。
因为无法解决,所以大部分国家后来越来越弱,最后被其他强国吞并了。而几大强国当中,齐国和晋国,其实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最后,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齐国被内部的田氏家族篡位。
勉强能够避免这个问题的大国,其实只有三个,就是燕国、秦国和楚国。燕国能避免这个问题,是因为燕国保留了周王室的‘宗室议政’制度,没有士大夫家族掌权的土壤。秦国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殉葬的传统。老国君死后,优秀的大臣得跟着殉葬,所以很难形成强大的士大夫家族。
至于楚国,楚国本来是无法避免这个问题的。但是在楚国历史上,发生过两场对楚国贵族的浩劫。一是在春秋后期,伍子胥对楚国复仇,带着兵圣苏武和吴国大军,差点把楚国给灭了。后来楚国虽然在秦国和越国的帮助下复国,但自身也是损失惨重。而国内原本强大的贵族家族,也遭到了重创。
二是后来战国初期的吴起的变法。吴起变法从权力上削弱了楚国贵族,而且后来,支持吴起变法的老国君去世后,楚国贵族袭杀吴起,吴起趁机躲到了老国君的尸身后面,最后被这些贵族乱箭射死。而接下来,新上位的国君,则是借着这件事,大肆清理国内的贵族,据说当时一口气杀了七十多家!
这两件事的发生,避免了楚国重蹈三家分晋的覆辙。但同时,楚国内部,却依然还有贵族家族生存的土壤。
这就导致到了战国中后期,楚国的王室和贵族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贵族家族不太可能会想着篡权,但同时,楚国内部的屈、景、昭三大家族,也拿到了不少实权。
这些实权当中,就包括战场指挥权。
在战国中后期,大部分军中职位,都是这三家的囊中之物。就连楚国的统帅,也经常是这三家的人。而且这三家非常排外,就算楚国内部,出现了一些有能力的将领,他们也会联手排斥。就算楚王有心重用,他们也会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排挤。
比如说,前方要打仗,国君需要筹措粮草,三家就以各种理由不给。只有当国君换上了他们各自的人做统帅,他们才愿意给钱给兵给粮。如果没有这三家的支持,就算是楚王也很难调集足够的力量去打仗。
在这种局面下,楚国统帅的位置,长期被高层贵族把持,军中职位也长期被几大家族垄断,一般人根本就插不上手。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也无法执掌楚国军队。反倒是出身高层贵族的一些庸才,可以长时间领兵。
这样一来,楚国自然就更难出名将了。
第三个制度,则是叫做失败的变法。
很多人都知道,战国初期,楚国重用名将吴起,对楚国进行了一场重要的改革。经过这场改革之后,楚国迅速强大了起来。
但问题是,吴起进行的这场变法,其实并不是太完整。
简单来说,春秋初期的时候,魏国首先进行变法,然后吴起去魏国做官,并且帮魏国训练出强大的军队。但是后来,吴起因为战功太大,被魏国国君猜疑,所以才去了楚国。而到了楚国之后,吴起深知楚国的旧势力根深蒂固,所以就在照搬魏国制度的时候,先是从他最擅长的军事改革入手,尽量不去出动楚国那些旧贵族的利益。
经过吴起的改革之后,楚国的军队确实迅速强大了起来。但接下来,就在吴起入楚七年之后,还没等到他来得及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老楚王就死了。而老楚王死了之后,那些旧贵族就直接袭杀了吴起。
这就导致楚国的变法,不太完整。
而吴起去世之后,因为吴起给那些旧贵族带来的记忆太深刻,导致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敢再在楚国提变法。直到几十年之后,楚国才有人敢再次提出来,这个再次主张变法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屈原。
但也正是因为主张变法,所以屈原一生郁郁不得志,而且最后也没实现自己的目标。要知道,屈原本身是出自三大家族之一的屈家。虽然只是出身屈家的一个旁系没落家庭,但依然还是屈家的人。
连三大家族自己家的人,提出变法,都会受到这么大的阻力。那当初楚国内部的变法阻力有多大,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种不完全的变法,导致楚国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先天不足。比如说补给方面,楚国需要和其他大家族商量,才能筹措到足够的经费和粮草。和秦国的耕战体系相比,楚国这种体系的效率,实在是太落后。
而在这种体系之下,楚国的统帅想要打仗,不光需要考虑怎么打仗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如何平衡身后各大家族利益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这位统帅下面的士兵,有可能并不听从他的指挥,而是听从各自身后大家族的命令。
当一个统帅,连自己麾下的军队,都无法随意指挥的时候。这样的将军想要打硬仗,想要成为一代名将,几乎就不可能了。
正是这三条制度的存在,彻底制约了楚国将军的发挥。在楚国漫长的历史上,也有很多将军非常优秀,打了很多漂亮仗。如果把他们换在其他国家,他们其实完全有机会成为真正的顶级名将。但在楚国,因为那些条件的制约,他们确实很难发挥出自己全部的才华。
等到楚国的国君不亲政了,三大家族也能暂时一致对外,不追求军中统帅的位置了,几大家族也愿意把统帅权,真正交给楚国的统帅了,这个时候的楚国,已经到了被秦国灭国的边缘了。也正是因为在楚国灭亡之前,这三个制约都消失了,所以项燕才会突然冒出来,成为所谓的‘半个名将’。
但问题是,项燕战胜李信之后,没过多久,楚国三大家族又开始内斗。他们认为秦国也不过如此,就算自己内斗,项燕也挡得住秦国,所以就开始再次疯狂内斗。所以接下来,当项燕面对王翦的时候,项燕只坚持了一年之后,就彻底败给了王翦。
说到底,楚国难出名将,纯粹是自己自作自受。楚国国力虽然很强,但是却没有名将生存的土壤。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