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热搜  > 因为它,江苏成农场,山东成矿区,安徽最让人惶恐,竟成了监狱

因为它,江苏成农场,山东成矿区,安徽最让人惶恐,竟成了监狱

发布时间:2023-06-11 01:45:52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37    

张家洼 上海户口

在上海,有一款名为“牛朋”的老字号牛奶,店面遍布大街小巷,深受市民喜爱。

令人疑惑的是,这款号称“上海老品牌”,产地却不是上海,而是安徽黄山一个叫“练江”的地方。

张家洼 上海户口

这就涉及到地理上一种奇特的现象——飞地。

张家洼 上海户口

什么是飞地?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通俗地讲,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

在中国,很多省市都拥有自己的飞地,其中,当属上海拥有的飞地最多。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上海飞地,了解背后的往事。

上海——飞地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据统计,面积总共6483平方公里的上海,飞地面积居然有385平方公里。那么上海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飞地呢?

原来,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战争刚刚结束,全国百废待兴,急需迅速开始工业化实践。作为全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本身的资源是有限的,难以容纳这么多的人口,因而建立飞地,疏散人口,就成为解决上海资源紧张问题的必然选择。

那上海到底有多少飞地呢?

上海的飞地总结起来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农业类型的,一类是工业类型的。

其中农业类型的飞地又可细分为农场、牧场和林场,工业类型的细分为钢铁类和煤炭能源类。

农业类型的飞地有大丰农场、白茅岭农场、军天湖农场、练江牧场、黄山茶林场;工业类型的飞地有鲁矿(鲁中矿业)、梅山钢铁、大屯煤电。

这些飞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虽然远离上海,但行政关系上都属于上海,当地的公务员均由上海派驻。

所以,当你去那里的派出所办事,听到上海话,千万别觉得奇怪。

农业“飞地”篇

大丰农场——上海的“米袋子”、“菜篮子”

大丰农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实际上,大丰农场只是人们习惯的说法,是上海市在大丰区的几个农场的统称。上海每天市场上供应的很大一部分大米、蔬菜等农副产品,都是这几个农场生产的。

单说大米吧,大丰农场每年给上海市场提供的优质大米,占上海袋装大米40%的市场份额。虽然每天吃着这些大米,但是很多人却并不知道,或者没有留意过。

大丰农场总面积约300平方千米,大约为上海市徐汇区面积的5倍多,是黄浦区的15倍大。其中包括三个农场:上海农场、海丰农场、川东农场。

大丰农场早期的职工一般都是上海户口,享受上海市的各项优惠政策。工资也按上海的标准,比大丰当地要高不少。

而且,只要夫妻有一方为上海户口,子女上学就能参加上海的中、高考。如今落户政策已经不在,但是可以办理上海市居住证。

大丰农场现在是上海的'米袋子'、“菜篮子”,为上海的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的消费提供强力的支持,并有多款名牌农产品畅销上海;

与此同时,盐城大丰区也借着大丰农场和上海市的这层独特的关系,积极地和上海接轨,促进本地区的快速发展。

大丰农场中国知青主题馆

白茅岭和军天湖——高墙内的往事

过去,上海人民一提及“白茅岭”三个字,都有一点“惶恐”的感觉,就像清朝人提起“宁古塔”,合肥人提到“螺丝岗”。

多数人印象中白茅岭=监狱,那这个监狱,具体又在哪呢?

白茅岭监狱地处遥远的安徽南部,建于皖南郎溪、广德两县交界的丘陵地带,占地40.5平方公里,距离上海270多公里。

白茅岭监狱在行政上属于上海,其工作人员全部由上海派遣和调度,工资福利都按照上海市标准发放,这个地方与当地不仅在管理上互不统属,在文化方面也自成一格,完全是一块上海的“飞地”。

事实上,在1955年初,筚路蓝缕开发和建设这一监狱的,既不是上海市公安局,也不是上海的服刑人员,而是上海市民政局及其收容管理的“无业游民”。

当然,这个地方一开始也并非监狱,而是农场,其名先后叫皖南农场、上海市白茅岭农场等。

一直到1966年,才更名为上海市第二劳动改造管教总队,开始收押服刑人员,1995年更名为上海市白茅岭监狱。

上世纪80年代,这里曾经关押过上海一半以上的罪犯。如今关押的主要是刑期较短的外省籍犯人。

军天湖农场,又称军天湖监狱,隶属于上海市宝山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西南20公里处,金坝、寒亭、杨柳一乡两镇交界处,318国道从北侧穿过,总面积14平方公里,距离上海318公里。

军天湖监狱前身是地处福建省的上海市地方国营闽北农场,始建于1958年6月。1962年6月因战备需要迁到现址,定名为上海市地方国营皖南军天湖农场,1971年12月更名为上海市军天湖农场。

1958年6月至1974年3月主要承担教育改造劳动教养人员任务,共收容劳教人员12000人,1974年4月起开始收押犯人,同时冠名上海市第三劳动改造管教总队,1995年6月改称上海市军天湖监狱,监狱隶属于上海市监狱管理局。

军天湖监狱收押对象主要是被依法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

练江牧场和黄山茶林场

这两个地方都位于安徽省的黄山市,距离上海都有400多公里,但行政上完全属于上海。本文一开始提到的“牛朋”牛奶,就产自于练江牧场。

练江牧场,其实是上个世纪特色的时代产物,始建于1966年,地处皖南黄山市歙县境内,因紧邻新安江上游支流——练江而得名。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上海市“小三线”职工的奶制品供应问题。


1971年至1978年,大批知青来场,练江牧场因此陆续兴建了农业连队、畜牧队、基建队、运输队等,办起了奶牛场、乳品厂、农机厂、学校、医院等10余个单位,完全就是一个封闭体系。

从1979年开始,工业布局调整,大批知青顶替回沪,至1986年底,大多数知青职工和干部陆续调出练江牧场,回到上海。

九十年代,随着国企改革、调整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实施,练江牧场的大多数企业或迁移上海或停业关闭。

后来,上海农工商集团为创建上海驻外企业良好形象、推动练江经济逐步发展、提高练江地区百姓生活质量,决定实施练江整体改造,为练江牧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的练江牧场,拥有众多品牌,如安徽“申光”,上海“牛朋”等。

旗下有一系列的公司,如上海乳品七厂、上海牛奶练江鲜奶、上海练江牛奶棚等以乳业加工制造为主。

生产的牛奶、奶粉、鲜奶、酸奶等乳制品,供应上海以及周边地区。

练江牧场还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自然以及人文资源,涉足旅游服务行业。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到春寒料峭之际,争相斗艳的梅花,徽州风格的建筑,那种感觉简直不能太好。

大片的翠绿的草场、成群的奶牛,颇有点内蒙古大草原的味道。让海内外游客在节假日,不必千里迢迢跑去内蒙古,就能体验“风吹草低见牛羊”那种场景。

想要到黄山茶林场,需先驱车经过一片白墙灰瓦的徽派老宅,便能看见成群红砖木顶的海派建筑。

宽阔洁净的柏油路面,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全国最袖珍的邮政支局和供销社大楼改造成的青年旅社等鳞次分布,咖啡吧里飘出悠扬萨克斯声……

虽然主路只有400多米长,但这里有上海外派的派出所和警察,有养老定居于此的上海老阿姨,还有来自上海的建设者与管理者。

游客时有惊讶:“这不就是衡山路嘛!”视野所及,俨然是将上海某条街道整体搬迁到皖南山区一般。

这个坐落在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乡境内的茶林场,前身是安徽省地方国营黄山茶林场,建于1955年,隶属安徽省公安厅。1965年10月,移交给上海市管理。

和练江牧场一样,黄山茶林场是当年上海响应国家“大小三线”建设时的产物。此前,它是安徽一个劳改农场。

1965年,上海接管后,成为上海市农垦局的国营农场。吸纳了大批知识青年落脚,高峰时候员工及家属超过万人,上海知青占90%以上。著名媒体人曹景行也曾于此插队。

如今,黄山茶林场早已大变样,以茶林场为主体的的东黄山旅游度假区,已成为国家4A景区。谭家桥国际旅游特色小镇被列入安徽“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文化旅游旅产业重点项目。

工业“飞地”篇

除了农业飞地,上海在外省市还有三块工业飞地,它们在历史年代里,有力支援了上海的工业生产。

梅山9424——铁矿带来的飞地

梅山,是在南京雨花台区的一块上海飞地,代号“9424”的工厂。

说起来还带点传奇色彩,传闻当年有飞机飞临梅山时导航仪表发生扰动,于是政府就派地矿部门过来勘探,果然在西善桥附近发现了铁矿。国家决定让上海在这里主建一所炼铁厂,生产出的生铁主供上海炼钢。

因为是在1969年4月24日拨地建设,加上为了纪念“九大”,所以老梅山人习惯称梅山为9424。后来梅山的钢铁企业并入上海宝钢集团,称为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

因为宝钢是上海的企业,所以第一批来梅山的以上海人居多。

他们当中有的是独自一人,有的是举家搬迁,生活在这里,也把上海的生活习俗带到了这里。日常说上海方言,吃菜偏甜,把梅山变成了“小上海”。

9424的孩子们上的学校,也是实打实的上海学校,不仅学籍属于上海,就连教材和考试卷也和上海其他学校用的一样。

近年随着改革,此地已进行属地化管理,学校、政府街道等单位陆续移交南京管辖。

对于企业职工的户口,老职工的户口保留在上海,新职工的户口一般在南京。学校也改用当地而不是上海的教材。

位于南京的上海梅山第一中学

大屯煤矿——上海曾经的飞地

报纸上曾刊登这样一则报道:17岁的刘洁考入复旦大学,同学初次见面互问籍贯,刘洁想了想,说:“江苏徐州。”同学纷纷称羡:“哇,江苏的分数线很高的,你真厉害!”刘洁赶紧说明,我们那里适用上海的录取分数线,然后在同学的惊讶中开始了漫长的解释工作,一次、两次,终于懒得再费口舌。

江苏某地的考生,却使用上海分数线,为何?原因自然是飞地。

刘洁的家乡位于微山湖西畔的江苏省沛县大屯镇,准确地说,是大屯煤电公司———曾经属于上海的一块飞地。

上世纪50年代,微山湖区探查出蕴量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千里之外的上海正饱受缺煤困扰。

到了70年代,“四人帮”一纸“请求报告”以不容商量的口吻,将微山湖西岸的大屯煤矿划归上海,迅速制造了一块上海飞地。

直到“四人帮”倒台,大屯煤矿收归国家煤炭部,煤矿内部的徐沛铁路归属国家铁路(1985年以后又恢复煤矿自营);大屯煤矿的两个分矿划归江苏省;煤矿下属的五七农场(位于山东省鱼台县境内,本是上海飞地)归还山东省。

虽然煤矿于2000年前后经股份制改革,成立大屯煤电公司并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某种程度上恢复了上海印记,但飞地的本土化已经无可逆转。

鲁中矿业

鲁矿是鲁中矿业有限公司的简称。1970年由上海主导,联合国家冶金部和山东省在莱芜组建张家洼工程指挥部,开发华东地区最大的铁矿——山东莱芜张家洼铁矿。

鲁矿距离京沪高速约5公里,济青南线从矿区穿过,矿区铁路专线和京沪铁路相接。如今在莱芜有张家洼、小官庄、港里三个铁矿床。

鲁矿距离上海700多公里,建立初期一大批上海职工就远离家乡,扎根异地,几十年来挥洒青春,为上海和莱芜两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鲁矿有职工6700多人,矿区幼儿园、中小学校、医院等一应俱全。教育、医疗等归上海市管理,企业子弟学校的教务关系隶属于杨浦区教育局,职工子弟参加上海市的中考、高考。

上海飞地,一段不可遗忘的历史

上海市的飞地,是典型的经济飞地。

由于资源分布与开发、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疏散等需要,通过行政手段,将一些特殊地区划归与本地区并不相连的另一行政区,从而形成了一种经济型飞地。


这种飞地现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期,有效保证了经济秩序的正常,以及社会的稳定。

而与之相伴的,则是数以万计的人离开繁华的都市,投身乡间,默默耕耘,以至于“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

他们的这种牺牲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斗转星移,几十年后,这些飞地的上海职工,绝大多数都已经退休回了家,原先飞地的很多职能也移交给了当地政府,留下的,只是那一段段的回忆。

这些回忆,有的记载于书刊杂志,有的只尘封于当事人的脑海中,但无论如何记载保存,都是一份不可磨灭的历史。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竟成     最让人     惶恐    
上一篇:异地生娃要备案吗?异地生育怎么报销? 下一篇:2023年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生进沪就业通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