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李奇微:还没搞明白情况,就被志愿军击垮
发布时间:2023-06-04 09:21:54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757
1950年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进入朝鲜半岛,帮助北朝鲜抵御美国大兵,当时很多国家认为这一举动完全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
毕竟两个国家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士兵人数,都有着极大的差距,但是最后志愿军却成功取得了胜利,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
志愿军到底靠什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回头看一看美国人对于这场战争的描述,我们大概就能明白了。
二战结束之后,朝鲜半岛被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两部分都想要统一朝鲜,
1948年,北朝鲜开始集结队伍,并得到了苏联方面的武器援助。
从1949年1月开始,南北朝鲜就在三八线附近多次爆发冲突。
随着冲突的不断升级,在1950年6月25日战争全面爆发。
北朝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了绝对优势。
1950年7月7日,联合国通过决议,派出联合国军支援南朝鲜。
仁川登陆之后,北朝鲜的攻势被打乱,
美国方面准备扶持北朝鲜,将共产主义彻底赶出朝鲜半岛。
占据优势之后,美军开始骚扰我国领空,轰炸边境,当被问责时又号称是“误伤”。
当时国内大部分领导人都认为此时并不适合参战,毕竟中方经过多年战乱,再次卷入战争中,对于国家极其不利,
当时周恩来还亲自到莫斯科,商讨是否参战的问题。
1950年10月4日,彭老总奉命到达北京,商讨朝鲜问题,
最终在毛主席和彭老总的坚持下,中方决定抗美援朝。
在名号方面起初拟定的是“支援军”,但有人认为这个名号感觉是要对美方宣战,
后来就改成了“志愿军”,是我国人民志愿支援朝鲜。
也可以迷惑敌人,让他们认为这只是规模比较小的志愿者队伍,并不是正规军队,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
1950年10月19日,中方第38,39,40,42军进入朝鲜,彭老总担任总司令。后来50军,66军也进入朝鲜。
朝鲜半岛位置非常重要,美军想以此作为基地,苏联也不乐于看到这一点。
在北朝鲜发动战争的时候,苏联就给其提供了很多的武器帮助,
对于美军的加入,苏联方面也是希望中国可以帮助北朝鲜的。
中方始终没有下决定,苏联方面也提出愿意提供武器支援,帮助我国军队实现现代化等等优厚的条件,
当周总理到达苏联第2天,中方就作出决定,准备抗美援朝,将自己的底牌展示出来之后,
没有了太多讨价还价的空间。
苏联方面也变了态度,当时苏联方面也提供了一批武器,但这些武器都是以购买的形式,
中方还背上了一大笔贷款,年利率大概在1%左右,
即使如此,这批武器也直到第4次战役时,才被送到志愿军的手中。
首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手中拿的武器非常混杂,
单从步枪来说就有美国,苏联,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制造的;
国产的武器也有好几种,这些武器都有共同的特点:十分老旧,型号杂乱,弹药不足,口径小射程进。
装备最好的是39军,他曾经是四野的王牌军队,在解放战争中打了很多的胜仗,也在战场上缴获了很多的美式军械。
即使如此,将队伍里所有的火炮加起来也不到500门,连美军一个师的一半都比不上。
装备最差的是50军,进入朝鲜时携带的武器大多都是库存已久的积压老旧枪支,
相比其他队伍来说也更差一些,但就是靠着这些陈旧落后的武器,
他们在汉江南岸成功完成了阻击任务,挡住了美军50天的进攻,
彭老总后来专门表示,要给这支队伍优先更换苏联枪械。
美国方面的军事实力一向非常出众,在这次战斗中,他动用了1/3的陆军兵力,派出了大量的精锐部队,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几乎所有现代化武器,
后来有人分析过,在朝鲜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炮火密度、空袭轰炸密度,甚至已经超过了二战的水平,
除了陆军之外,美军还派出了210艘舰艇,三个航母战斗群。
空军方面出动各种飞机上万架。
而在那个时候,中国压根没有形成成规模的空军和海军体系。
得知中方志愿军出动之后,联合国军的最高司令员麦克阿瑟直接表示:我实在想不出,中国人到底拿什么来战胜我们。
还宣称要在感恩节,也就是1950年11月28日前,结束这场战争。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发起了第1次战役,成功歼敌15,000多人,稳定了战争局势。麦克阿瑟对于这次失败并不愿承认,只觉得是一次疏忽对方的短暂胜利。
接下来又发表宣言,称准备在圣诞节前结束战斗。
当时已经是朝鲜的冬季,气温零下二三十度,根本不适合作战,
但他没有想到志愿军战士却冒着风雪,提前布置好了战场,
在长津湖等地重创联合国军,美军精锐几乎全军覆没,此后麦克阿瑟再也不敢口出狂言。
1951年4月,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当时他发明了磁性战术、绞杀战等,也给志愿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算得上是志愿军的一大敌手。
但随着后期,我军装备更新,在战场上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优势,
甚至后来可以依靠战场缴获,自由挑选武器,换上了先进的美式装备。
彭老总回京求援之后,中方多次联系苏联,确定了第2批购买60个师的武器,
虽然直到1952年4月,苏联方面只提供了4个师的装备,这4个师中,中方只留下了一个师,剩余三个师还转交给了朝鲜。
但即使如此,随着武器的更新换代,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还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将美国人重新逼到了谈判桌上,最后不得不签订了停战协定。
对于中方能取得胜利,很多人都非常的意外,
只有真正参与了那场战争的人,才最有发言权。
一位美国老兵在回忆朝鲜战争的时候,就提到过中方的诡异战术,
虽然自己方面拥有先进的武器,接受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但面对志愿军战士的时候,就像是拳头打在了棉花上,根本摸不着头脑,甚至连抓都抓不住。
他还提到,当时中国军人最擅长的就是游击战和穿插战术。
美国大兵接受培训时,学习的最多的就是正面进攻。
很少遇到过这样的形式,感觉他们就犹如蟑螂一般,东边一下西边一下,
让人根本找不着痕迹,更猜不到他下一步会出现在哪里。
这样的战斗逼得美国人不得不一直提起精神,时间久了搞的战士们也非常疲惫。
虽然后来美国方面也专门研究过这种战术,希望能在美军中进行推广,但效果非常不理想,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朝鲜寒冷的冬季气温非常低,美军士兵都恨不得躲在战壕里取暖,只有一两个哨兵在警戒,
志愿军战士没有保暖御寒的衣物,接到命令之后,还是会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严寒,爬山涉水,
哪怕身上挂满了冰凌,手脚都已经冻烂了,却依然向前冲锋,
能够做到唯一的保暖措施,就是将一些动物油脂涂抹在手脚上。
但这只是防止冻疮的一种方式,根本不会让身体热乎起来,这些志愿军仿佛就不知道什么是冷一样。
接到命令之后就立马发起冲锋。
美国人还形容,志愿军的军号声犹如橄榄球比赛中的喇叭声一般,高昂的音调,预示着新的战斗的开始。
这种军号声甚至成为了很多美国老兵的“梦魇”。
在美国士兵接受到的教育中,每一个士兵的生命都非常宝贵,都没有义务去牺牲自己的性命,换取战斗的胜利,
在战场上,他们遇到了悍不畏死的志愿军战士。
在当时,这些志愿军既没有防弹背心,也没有防弹的钢盔,
穿的衣服都非常单薄,手里拿的只有一杆破旧的步枪,偶尔能看到两颗手榴弹,和美军的装备也无法相比。
但就是这样,他们几个人就能组成一支战斗小队,发起冲锋的时候,根本不管双方之间的人数装备差异,
完全是不要命的在作战,即使队友牺牲,其他人也没有退缩,仿佛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恐惧。
李奇微曾回忆中国军人的近战和夜战能力,这些中国人穿着破旧的军装,脚踩胶底布鞋,不声不响的就摸到了警戒线。
在哨兵还来不及发信号的时候,就听到了刺耳的军号声,发起了正式的冲锋,
在中国人前赴后继的冲锋之下,美军根本无法抵抗。
李奇微形容志愿军是“强悍而凶狠的战士,打起仗来不要命。”
甚至后来冲锋时候,李奇微只能告诉美军,对面不是中国人,是北朝鲜军队,以鼓舞士气。
还有曾经被俘的美国大兵,回忆起自己被俘之后的经历,
他描述在被抓之后,下了战场,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志愿军,感觉根本不像是一名战士,就犹如一个普通农民一般,说话甚至还有一些腼腆。
但当接到命令之后,又立马变身为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兵,拿起枪后,整个人的气势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本身物资就不是很充足,还会把自己最好的口粮拿出来给俘虏吃。
圣诞节的时候,美国战俘甚至还会收到中方准备的圣诞贺卡,看到他们准备的圣诞树,还有一些纪念章和糕点之类的。
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在回忆录中,称中国人对待俘虏的做法非常文明,
将重伤的俘虏放置在公路旁边,然后直接撤走,
当美国方面的医护人员来这里接伤员的时候,也没有受到中国人的袭击。
相比较只会在俘虏背后放冷枪的北朝鲜来说,李奇微称中国人是“更文明的敌人。”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毛主席就坚定的认为,应该援助朝鲜对抗美国,
在他看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他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
通过抗美援朝这次战斗的胜利,也让全世界都见识到了中国军人的实力,
再也没有人敢小看这条东方巨龙,也给刚刚建立的新中国赢得了发展的时间。
在我们一穷二白时,就敢和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叫板,这种魄力也让人佩服。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