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蒋介石对宋美龄予以重任,蒋经国何以感叹“不是好现象”?
发布时间:2023-06-02 22:07:18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195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派遣志愿军支援朝鲜。为了牵制中国大陆,美国政府决定在大陆东南沿岸发动突袭活动,这样一来,美军在朝鲜半岛的压力也会减轻不少。
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了“西方公司”,在台北设立一座突击指挥部,于淡水成立游击干部训练班,并提供大量军火弹药给江浙外岛上的反共游击队,向大陆不断发动骚扰、袭击与敌后渗透,台美双方还成立了一个“游击委员会”来协调相关业务。
“西方公司”合作案,成了蒋介石退守台湾后与美国建立的第一个合作平台,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蒋介石将“游击委员会”主席的位置居然给了宋美龄,引得身为亲生儿子蒋经国十分不满,暗批道:“女人过问政治,总不是好现象。”
众所周知,在宋美龄与蒋介石48年的婚姻中,她未曾生下一儿半女,蒋介石却有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由此,宋美龄身为继母和两位继子的关系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蒋介石去世后,作为其继承人的蒋经国与宋美龄的关系,更是海内外关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者所热衷探究的话题。据过往学者的研究,蒋经国最初因为生母毛福梅和父亲蒋介石的关系,对宋美龄仅保持着最起码的礼貌与尊敬,但谈不上有深厚的感情。
1925年,蒋经国离开中国远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这时的他虽然知道自己的父亲不满与母亲的婚姻,但他从未想到父亲会与母亲离婚。当他在苏联读书两年,听说父亲为了迎娶宋美龄与母亲离婚时,他既愤恨又无奈。
在听说宋美龄只比自己大13岁时,蒋经国对宋美龄一分好感也无。
为了批判父亲的行为,蒋经国曾三次在苏联报刊上发表文章,其中一篇名为《给母亲的公开信》。信中,蒋经国用回忆的方式隔空为母亲打抱不平,他写道:“母亲,您还记得吗?是谁殴打您、您向谁下跪,请求不要将您赶出家门、是谁气我的祖母,使祖母因此致死?那不是他——蒋介石吗?”
当时这些公开信引起了许多关注,不久就有人出来发声,辟谣说这些公开信都是造谣。然而,该文章中由此类蒋、毛不和的细节,除了蒋经国本人之外,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蒋经国的真实想法无人可知,不过回国后他的表现又与在苏联时期完全不同。
1937年,已经离开中国已有12年的蒋经国,带着家眷重返故乡。在杭州的蒋介石听说儿子要回来,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焦虑。他不知道这个与他早已不亲近、不熟悉的儿子,是否能够与继母宋美龄和谐相处,更不知道宋庆龄是否能接受这个继子。
然而令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蒋经国的表现非常意外。一家人会面当天,蒋经国向蒋介石与宋美龄行三叩首之礼,并称宋庆龄为“母亲”,其俄籍妻子蒋方良与儿子孝文,也一起行礼。而宋美龄特意准备银圆1万元、小汽车1辆,作为与蒋经国的见面礼。
妻子和儿子的表现让蒋介石狠狠地松了一口气,不久,蒋经国要携妻儿回老家看望毛福梅,蒋介石便选派了两名卫官保护他们,让蒋经国一家得以体面地回故乡奉化。
这次杭州会面,蒋经国和宋美龄都充分发挥了客套和礼数,但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表面这样简单,在接下来长达半个世纪的生活中,他们的关系逐渐复杂起来。
因为蒋介石的关系,蒋经国和宋美龄之间或许会存在一些亲情,但从迥异的背景来看,这对继母与继子本质上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这就使得他们在政治层面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与冲突。
宋美龄来自一个富裕显赫的家庭,她的父亲宋嘉树在民国政坛地位极高,宋家六姊妹也皆有成就。宋美龄说得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作风思想自然西洋化;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山西富商孔祥熙,促成了“孔宋联姻”;二姐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享有世人赞誉。
这样强大的家庭背景是蒋经国所没有的。
最初,蒋经国没有参与政治,他与宋美龄的冲突也不明显,他之所以对宋美龄没有任何好感,究其原因还是来自对他父亲的不满。
在杭州会面结束后,蒋经国就带着妻儿回到老家奉化,与母亲团聚。见到十几年未见的儿子,毛福梅准备了一肚子委屈和苦衷,全盘说了出来。蒋经国在其日记里多次记载,母亲不时向他倾吐家事的诸多不愉快,还有她始终爱着前夫蒋介石的殷殷之情。
听着母亲的苦楚,蒋经国内心很不是滋味。
1939年,毛福梅被日军炸弹炸死,蒋经国回乡处理后事。母亲的离世已经让他悲伤不已,然而蒋介石冷漠的态度让他十分火大。毛福梅死后,远在陪都的蒋介石,为顾及宋美龄的感受,并未在外显露出特别悲伤的情绪,蒋经国发来噩耗电报时,他也只是在意家中祖产。
蒋介石对毛福梅的不幸罹难所表现出来的克制与冷静,不仅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夫妻关系,还因为他必须顾及宋美龄的感受。对此,蒋经国不会不明白,但他一想到母亲所受的苦难,他对父亲不免有所埋怨,对宋美龄自然谈不上有好感。
然而,这也并不是蒋经国与宋美龄冲突的开始,他们之间的“战争”关系到另一个家族,也就是宋美龄大姐宋霭龄所嫁的孔家。
前面说,宋美龄身后强大的家庭背景是蒋经国所没有的,而这也是蒋经国所惧怕的,发展到后来,蒋经国甚至对宋美龄家族的孔宋姻亲产生了阴影。
1939年,蒋经国前往重庆看望蒋介石。一日,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来到官邸拜见蒋介石,这是这对表兄弟生平初次见面,蒋经国怎么也没有想到,从这天开始,他与宋美龄之间的冲突就埋下了隐患。
孔令侃拜见完蒋介石后便要离开,蒋经国作为主人就好意送他到大门口,并伸出手想要握手拜别。不料,孔令侃竟然拒绝与他握手,直接跳上汽车走了,只留下蒋经国的手尴尬地在风中凌乱。
蒋经国对孔令侃傲慢的态度留下了极坏的印象,神经敏感的他认为孔令侃从心底里就没瞧上他,认为孔令侃看他肯定像看一个乡下人。这一次经历很不愉快,蒋经国对孔令侃的印象不好,自然对宋美龄也就没有好感。
如果蒋经国只因与宋美龄的家庭背景差距过大而无法产生好感,那么只要他们之间互动来往减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然而,作为蒋介石的接班人,蒋经国必定要沾染政治,就必定要与孔宋姻亲产生矛盾。
蒋经国与宋美龄之间的首次冲突发生在1948年。当时,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经济濒临崩溃,国民党政府决定推动金圆券,收兑民众的黄金白银与外汇,加强经济管制,稳定物价,以平衡国家总预算和总开支。
上海历来是经济重心,蒋介石便把整个上海的经济管制都交给了蒋经国。蒋经国自然很高兴,他好不容易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实力,十分卖力气的实施整栋金融秩序行动。
在蒋经国的指挥下,上海各地军警单位全员出动,到全市市场、库房、水陆空交通场所等地进行搜查,凡是触犯法令的全部抓起来惩办。
一开始,蒋经国做得确实不错,但是上海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一些势力连蒋介石也不敢惹,就比如上海青帮老大杜月笙。这年9月,蒋经国以违法囤积货物的名义,将杜月笙之子杜维屏抓了起来。
杜月笙怎肯放任不管,他立刻上报说,孔令侃的“扬子”公司也非法囤积了大量物资,要求蒋经国按照同样标准查办。果然一个月后,蒋经国带人查封了扬子公司,逮捕了大量职工,甚至传闻他要软禁孔令侃。
这件事让宋美龄知道了,宋美龄大发雷霆,不但向蒋介石抱怨此事,还亲自到上海找蒋经国,希望他放手此事。蒋介石对宋美龄极其疼爱,宋美龄向他诉苦,他便立刻飞往上海进行调解。
最终的结果是,扬子公司囤积案不了了之,蒋经国好不容易在上海做出的“业绩”也付之一炬。不久,上海的金融危机迅速恶化,上海街头一片混乱,经济管制措施也被取消,财经改革宣布全面溃败,所有责任都推到了蒋经国的身上。
首次冲突,蒋经国可以说是惨败。惨败的原因并不是他自己的手段有多不高明,而是由于他父亲的立场不站在他这边。
解放战争后期,蒋经国来到台湾,奉蒋介石的命令着手整顿“国安”情报工作。蒋经国以为可以在此大展身手,却没有想到,阻碍他开展工作的,除了“军统”的旧势力,还有让他厌恶的孔宋势力。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出兵朝鲜,美国为了牵制大陆,于是决定在大陆东南沿岸发动突袭行动。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台北设立了“西方公司”,并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支持“反共游击队”攻打大陆沿岸。为此,台美双方还成立了一个“游击委员会”来协调相关业务。
原本,奉父亲之命督导情报业务的蒋经国是这场“合作”的主要负责人,他也信心满满地做出了准备。
这年11月,蒋经国与日后担任“西方公司”的董事长詹斯顿会晤,双方拟定了各项执行方案,会后,蒋经国便将方案上报给了蒋介石。蒋经国提议,让郑介民负责与美方协调所有突击行动,国民党方面参加“游击委员会”的成员也由蒋经国选派。
然而,旧“军统”典型代表毛人凤怎么会愿意让蒋经国接手即将到来的美方庞大资源?毛人凤在暗中找到宋美龄,想要利用宋美龄把蒋经国从这件事上推出去。
毛人凤油嘴滑舌,很快就说服了宋美龄。宋美龄透过孔令侃,让“中国游说团”进行游说,就这样,蒋经国在不知何种情况下,莫名其妙地被排除在“西方公司”决策核心之外了。
当得知父亲要把“游击委员会”主席的位置让给宋美龄时,蒋经国的胸口好像憋了一口气,他的愤怒与失望达到了顶点,但又无可奈何,最终,他也只能暗批:“女人过问政治,总不是好现象。”
毛人凤、宋美龄让蒋经国焦头烂额,然而,令他恼火的事情还不止于此。孔令侃在美国这么一游说,毛人凤所属意的阮清源成为了游击干部训练班的负责人。阮清源一接管训练班,竟让蒋经国在半日之内搬离办公室,等蒋经国第二天去时,还被硬生生地拦在了门外。
憋了一肚子气的蒋经国只好向父亲告状,把毛人凤与孔宋势力的勾结和盘托出,但蒋介石现在有求于美国人,也只能任由他们安排,谁让孔宋势力在美国有人脉资源呢。
蒋经国得不到自己父亲的支持,苦恼不已,他数次以“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的名义,前往外岛视察游击基地,还召开会议。但毛人凤凭借着背后有美国人和孔宋势力的撑腰,对蒋经国的态度极其恶劣,这可气坏了蒋经国。
之后又发生的种种事情,让蒋经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竟是如此尴尬。
在蒋经国与毛人凤等人周旋的时候,驻台美军军事顾问对他所主持的军队政治工作也有了强烈反感。美籍顾问在事先未协调的情况下,强占了淡水训练班内属于政工人员专用的中山室,美方不但不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愧,而且还强制将政工人员从20人减到了4人。
这次打击让蒋经国深深体会到了无力感,他在日记中感叹:“孔宋的黑影,始终紧跟着我,不知何日方可摆脱。”看来,孔宋势力给他留下的阴影不浅。
在一场场政治的斗争中,最让蒋经国深感不快的还是来自他的父亲。
1953年,蒋介石对国民党中央委员党籍进行了大检查,准备开除未能到台北归队的中央委员。在所呈报的开除名单中,还包括了宋子文与孔祥熙等13人。此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宋美龄的耳中,她立即将负责此案的周洪涛找了来,表达了强烈不满。
周洪涛不知该如何处置,然后就告诉了蒋介石,蒋介石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询问蒋经国是否为国民党中央检查小组的成员。周洪涛一下子就听出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宋美龄怀疑是蒋经国要开除宋子文、孔祥熙等人的党籍。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蒋经国授意的。还不等蒋经国解释,蒋介石迫于宋美龄的压力,把原本已经核定批准的名单又收了回来,并排除了孔宋两家的人。蒋介石的行为让蒋经国实感不快,他不禁开始替国民党的未来担忧。
对于大儿子和妻子的斗争,没有比蒋介石更为清楚的了,他离世前唯一放心不下的估计就是母子两人的关系。虽然蒋介石平时对宋美龄和她身后的孔宋势力有所忍让,但是在继承人这件大事上,他还是希望由自己的儿子继承。
因此,在表面上宋美龄一方占尽了风头,但实际上,蒋介石早已经为蒋经国铺好了路,在不知不觉中,大多数国民党元老已经站在了蒋经国一方,只是宋美龄还不知道。
1975年,蒋介石病故。在蒋介石的葬礼上,两个人各怀心思,直到蒋经国宣布出一个让宋美龄难堪的消息,才让宋美龄意识到自己已经输了。蒋经国宣布:父亲蒋介石遗体,将会与原配夫人毛福梅合葬在一起。
一脸尴尬的宋美龄在完成蒋介石的葬礼后,头也不回地乘飞机飞到了美国,至此,她与蒋经国之间的斗争终于结束。蒋经国所经历的“孔宋阴影”也渐渐消失,但每次提起孔宋姻亲,他的心里仍然感到发毛。
居住在美国的宋庆龄沉寂了一段时间,他与蒋经国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在大陆与美国的关系融化后,蒋经国感到越来越不安,他甚至写信希望宋美龄可以回来台湾,助他一臂之力。
1986年,宋美龄以出席纪念蒋介石百年活动为由,回到了台湾。或许是台湾让她想起了多年前自己的风云历史,她竟在公开场合发表了一些过激言论,与蒋经国的关系再次紧张起来。
但此时的台湾已然不可能再让她重回政坛,于是,宋美龄于1991年再次移居到了美国,直到去世。
感谢阅读,我是奇葩历史观,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欢迎大家关注,翻阅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谢谢大家。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