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热搜  > 上海电影节|达利也要变成IP了吗

上海电影节|达利也要变成IP了吗

发布时间:2023-05-31 20:37:05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959    

达利电影网

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一场别样的发布会在洛克·外滩源举办。发布会的主题是关于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达利与电影。同期活动通过展示达利艺术与电影的关系,力图让观众在达利营造的“梦境”中体验电影与绘画的神奇共通与魅力。

主办方上海锦兜云影业则希望从这个活动开始,有计划地开发、推出一系列有关达利IP的影视作品,力求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艺术联结和电影发展,同时成为中外电影艺术交流的平台。

达利电影网

达利版画《超现实之马》。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摄

达利电影网

作为一名艺术天才,达利留给世人的,除了性感的胡须、超现实主义的画作和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还有多部亲身参与或以他为源泉的影视作品。不论是二维绘画还是三维电影,达利都致力于对现实的模仿与呈现,重现时间维度。这种通过朝向“超现实”的潜意识对现实的理解和探索,也为很多艺术家和电影工作者打开了创作的大门。

达利与电影关系密切

1928年,达利和“超现实主义电影之父”的路易斯·布努埃尔联手,他们将两个人的梦境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部怪诞、荒谬令人难以琢磨的电影——《一条安德鲁的狗》。两年后,他们又合作了《黄金时代》,尽管这部电影引发了无尽的争议和长达50年的禁映,却甚至在巴黎的文化编年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5年,电影艺术大师希区柯克邀请达利为他的电影《爱德华大夫》设计一系列“梦境”布景。达利由此结识了美国娱乐业巨头沃尔特·迪士尼,并受邀创作动画短片《命运》。这部短片在当时未能成功面世,却在半个世纪后由迪士尼后人完成制作,引发业界轰动,并获得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短片提名。

吴思远(右)和崔保仲在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环形银幕上循环播放着与达利有关的影像片段,与展厅内的达利版画相得益彰。其中,巨幅石版画《利加港的玛多娜》尤为引人注目。这幅画诞生于1949年,根据达利移居美国后创作的著名同名油画创作而成,该画构图主观,设色明快,传达出了一种梦幻般的意象表现了人类生命繁衍这样一个永恒的主题,也展现了达利无限的想象力和超凡的绘画功底。

在巴黎当代艺术家协会主席崔保仲看来,达利的呈现让这两种艺术找到了平衡与共鸣:“在巴黎人的生活中,看展和看电影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达利,正是沟通这两个领域的人。超现实主义的精神是激发潜意识,让人回归本有的状态,认识真实的世界和自我。达利的作品能够让我们摆脱后天的各种枷锁,让想象力保持天马行空的自由;并且关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电影不只有院线商业片一种形态

对于发布会上,主办方提出要打造“达利IP”的影视作品,听上去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而刚刚成立的锦兜云影业试图在艺术与电影结合这个目前中国电影少有人做的方向上找到自己的空间。

制片人陈俊君

锦兜云影业创始人、制片人陈俊君对记者说起自己6年海外生活的经历和见闻,“现在国内说IP,都是一个有商业价值的知识产权,其实真正的IP还有社会价值、文艺价值,代代相传才是真正的IP。我们未来计划推出一系列的IP作品,不一定是具象的故事片,而是影像化的达利作品,它是引导性的,想教会人们怎么去看艺术,而不一定是看一个故事。电影的形式也不一定是市面上的大家看到的那种样子,可能是艺术价值更高。”

在陈俊君的规划里,“达利IP”更偏向于艺术电影,这在欧洲很常见,在国内也有艺术家在美术馆里做类似的事情,但她希望这样的电影也能进院线,“我在国外呆了六年,20岁出头的时候就想做制片人,我也没有放弃过看整个电影市场。过程中我接受了很多国外理念和概念,这条路很新,但我们希望真正让年轻人了解什么是艺术。电影也是艺术,艺术是相通的。”

展览现场展出的作品

展览现场展出的作品

香港导演吴思远也出现在发布会现场,他在观看展览后表示,“我们说达利与电影,并不是说什么关于达利的传记片或者纪录片,达利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对电影人很好的启示。”对于“达利IP”的方向,吴思远认为很有意义,“中国电影正在走向庸俗化,健康的社会不单有商业片,还有艺术电影生存机会的空间。我们的电影发行制度有问题,久而久之大众对艺术电影一无所知,缺乏欣赏。”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IP     达利     电影节    
上一篇:各类偷拍视频在网上分门别类售卖 记者调查偷拍黑色产业链 下一篇:2023北京大学生舞蹈节启幕 展开为期19天的舞蹈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