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修复一座古建,他当场拍板批了30万元
发布时间:2023-05-31 11:14:01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278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人无精神则不立,
国无精神则不强。”
作者:田亮
有个场景,人们记忆犹新。
2017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看到两位年事已高的全国道德模范,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便握住他们的手,请他们上前坐到自己身边:“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
两人执意推辞,总书记一再邀请:“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
·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邀请黄旭华(前排左一)坐在自己身边合影。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原团长田华也是这届全国道德模范之一,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幕。
田华回忆说,习近平总书记工作那么忙还专门抽出时间来看望大家,同大家见面合影,这说明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具有何等重要性。
一场难忘的全县运动会
1982年,习近平同志刚到正定时,任县委副书记,分管精神文明等工作。
让时任正定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张五普印象深刻的,是一场全县运动会。1984年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这一设想。当时好多人不理解,认为体育运动多年不搞了,学生运动会都很少开了,现在搞经济建设,弄运动会干啥?
“习书记不这样认为,他反复讲,我们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老百姓‘钱袋子’要鼓起来,精神也要丰富起来,身体也要健康起来,让老百姓感到幸福,搞全民运动会这件事情意义重大。”张五普说。
运动会如期在正定一中举行,1300多人参加。其间,一名拔河队队长跑到习近平跟前说:“习书记,拔河不公平。”
“怎么不公平了?”
“对方穿解放鞋,俺们穿着塑料底鞋打滑,不能算。”
“看这事儿,下回你不要穿塑料底鞋了。”习近平笑着说。大家也被逗笑了。
张五谱回忆道:“比赛中大家都挺高兴,习书记一看大家很高兴,他也很高兴,笑着说:‘运动会促进团结,这很好。’”
时任正定县县长程宝怀也记得:“习近平同志组织成立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在县城里修建了37个垃圾池、11个公共厕所,在全县建立了13个乡镇文化站和45个村俱乐部……”
·1982年12月,时任正定县委副书记习近平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上讲话。
时任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赵德润发现,正定农民的素质和精神面貌有了明显变化。他记得,那时候,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城里人穿西装的都不多,农村穿西装的更是罕见。
他在一家五户农民合资办的养殖公司发现,公司有实验室,董事长总经理西装革履,打着领带,比许多城里人穿得还带劲,还向他咨询哪一款高档照相机性价比更好。
“我发现正定农民嘴里流行词很多,意识挺超前,思维也很新潮,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简直忘记了他们是农民。”赵德润说。
正定人民的精神面貌改善了,干劲也更足了。老百姓说:“没想到两年时间领导就把‘高产穷县’的一盘死棋走活了。”
一次改造连茅圈的试点
在正定,曾有件让习近平同志感到难做的事,就是改造连茅圈。
很多农户为增加收入,在自家院子里养猪,并把猪圈和茅厕建在一起,很不卫生。改造连茅圈,就是把农村的厕所和猪圈分开。“当时群众不理解,阻力很大。”习近平曾回忆道。
县里有人主张“一刀切”,快刀斩乱麻,到农民家里直接强制性地改造,改完就完成任务了。但习近平同志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首先在两个村搞试点,让大家都能看到好的效果,然后再全面推开。
“我们正定后来就是按照近平主张的这种方式,通过试点稳步推进。后来县里各村连茅圈改得都很好,反复也很小,而那些‘一刀切’改造的县,后来都有很大反复,老百姓的意见也很大。”时任正定县委组织部长王玉廷回忆说。
在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厕所看起来是个很小的事,但它关联着贫困人群致病致贫的现实问题,我国农村地区80%的传染病是由厕所粪便污染和饮水不卫生引起的。
正是这件事,习近平同志后来牵挂了几十年。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和村民交流时说,我很关心农村旱厕改水厕问题。当得知村里已全部完成了厕改,农民都用上了水厕,总书记进一步了解排污管道建设和污水处理情况。
他说,厕改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可以说小厕所、大民生。
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抓“厕所革命”是提升旅游业品质的务实之举。
2015年起,“厕所革命”在中华大地全面展开、不断深入。在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推动下,“厕所革命”逐步从城市扩展到农村,成为推动城乡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
·2019年6月,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一农村社区提档改造后的公共厕所成为乡风文明新景。
一座百年建筑的重生
1986年的一天,时任福建省厦门市博物馆筹建处负责人、主持八卦楼修缮工作的龚洁拉着厦门市副市长习近平参观八卦楼。
八卦楼是鼓浪屿上的地标建筑,兴建于1907年。可是楼里被三个单位切割成“盘丝洞”,地下室住着10多户人家,走上几步,楼板还跟着颤抖……
习近平在院落里转了一圈,龚洁说:“还有楼上。”习近平马上领会了他的意思,问道:“缺多少?”
“30万元。”
“明天来拿。”
龚洁后来激动地回忆道:“他拨出的这30万元,彻底扭转了一座百年建筑的命运!”整修后的八卦楼,如今是国内唯一的风琴博物馆,成为后来鼓浪屿申遗的核心要素之一。
·厦门八卦楼是鼓浪屿申遗的核心要素之一。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良渚遗址调研。
5000多年前,这里曾经有一座规模巨大的城市,成就了灿烂的文明。然而在新世纪之初,良渚遗址正处于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
遗址区分布着30余家石矿,噪音大、粉尘浓。当地群众说,家中桌椅半天不擦就可写字作画了。
习近平斩钉截铁地说:“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转眼过了13年,4位考古学家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遗。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又过了3年,2019年,第四十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杭州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角。
2015年12月20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在改革开放以来尚属首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古人讲,‘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现在,很多建设行为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的无知和轻蔑,做了不少割断历史文脉的蠢事。”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
“一个民族
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
精神的力量,价值观的遵循,是两个文明相协调的坚实根基。
在宁德,习近平提出“滴水穿石”精神。
在厦门,习近平提出厦门精神。
在福州,习近平提出的“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被概括为“马真精神”。
在浙江,习近平提出浙江精神。
在上海,习近平拓展了上海城市精神。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丰厚滋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苏 睿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