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读书分享——《玄奘西游记》
发布时间:2023-05-27 01:01:04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393
前段时间和同事聊天,说起为什么自己会是一个“佛教文化爱好者”。小时候爸爸妈妈会带我去寺庙游玩,并非以虔诚的参拜者的身份,更多的是以游客观光历史文明古迹的心态。但是耳濡目染,倒也对佛教寺庙的布局、以及参拜的礼仪,多少有那么点兴趣。不过真正让我对佛教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可以说是有一点崇拜的感觉,还是因为看了央视的《百家讲坛》节目,钱文忠的《玄奘西游记》专题。钱文忠,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先生,对佛教亦有深入研究。在《玄奘西游记》这个节目里,钱文忠先生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通过对史籍的研究(《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西域记》等),生动有趣地对比了神话小说《西游记》,与真实历史上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经历。《西游记》作为中国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在人民百姓之中广为流传。86版的电视剧《西游记》,想必也是每一个八零后,反复观看并且乐此不疲的经典剧目。唐三藏在剧中带领师徒四人,前往西天佛国求取真经,一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载誉归来。和本领高强的徒弟比起来,唐僧拘泥于佛教戒律,不识妖魔鬼怪的真实面目,还经常错怪大师兄的形象,多少给人一种迂腐,甚至有些愚钝的感觉。那真实历史中的玄奘法师,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想要全面地了解玄奘法师,就不得不先考究他所处的年代背景。玄奘具体出生于哪一年,虽然没有史籍的详细记载。但是由于法师成年以后的成就,已经是声名远播的得道高僧,其圆寂的年份确有详实记载,于唐高宗麟得元年,即公元664年。但是对于他的享年居然有四种说法,分别是五十六岁、六十三岁、六十五岁和六十九岁,每一种说法背后都有一定的文献依据。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玄奘在人间活了六十五个春秋。也就是说,玄奘应该出生在公元600年,并非《西游记》中所述的唐朝贞观十三年,而是隋朝开国皇帝,文帝的开皇二十年。之所以要纠结玄奘的出生朝代,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僧人往往不是想当就可以自说自话出家便可以的。在古代,人口就是第一生产力,各种农耕、劳作,乃至兵役,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作为依托。如果老百姓都能够随意遁入空门,那对国家以及社会的正常运作,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根据史料记载,玄奘走上学佛之路,是因为受他的第二个哥哥,长捷法师的影响。玄奘的父母大概在玄奘十岁左右时,就已双双因病去世,玄奘便跟着他的哥哥,到洛阳的净土寺开始学佛。刚进寺的时候,玄奘还不是正式的僧人,只能做一个童子,但是他学习非常非常勤奋。在他十三岁那年,正好碰上隋炀帝指派大理寺卿郑善果,到洛阳剃度十四位僧人。正因为僧人在社会生活中身份特殊,所以要通过严格的考试,进行选拔。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载,当时十三岁的小玄奘,一直傍在考场的门口,磨磨蹭蹭不肯走。郑善果主持完考试出门,看到相貌出众的玄奘久久不肯离开,便问他是否想出家为僧。玄奘答曰愿意,但是自己“习近业微,不蒙比预”,意思是自己学习佛法时间商短,功力还很浅,没有资格参加考试。事实上当时的考试有年龄限制,但是机智的玄奘不说自己年龄不达标,却强调是自己学习的火力尚有欠缺。郑善果觉得这个孩子非同一般,便又问他为什么要剃度出家。玄奘的回答又是出乎意料的非同凡响:“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意思是说,从远的来讲,我要把如来,即释迦摩尼的佛法继承下来;从近的来讲,我要把佛教发扬光大。郑善果素以善于鉴别人才著名,他赏识玄奘的佛学修养,又“贤其相貌”,就破格准许他免考入围。面对旁人的质疑,郑善果解释道:“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业。”看来郑善果慧眼识才倒也不是浪得虚名,以玄奘后来的成就,绝对是配得上“释门伟业”的评价的。
要讲玄奘西行求法,自然免不了介绍佛教的一些礼节背景。比如一些人们所熟知的,清规戒律,在书中也有一定的讲解。居士五戒,便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与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些原则性的恶行相比,饮酒似乎并不能算是什么大过错。然而佛教将其列为最基本的戒律之一,就是因为饮酒之后,更容易触犯其他的四条戒律。这其中,倒也不乏辩证的逻辑关系,显得十分科学。如果要成为一个正式的僧人,其需要遵守的戒律,则有两百五十条之多。其细致程度,甚至规定了饮水过滤的具体规范,否则可能勿饮自然界的微生物,也就犯了杀生的戒律。十三岁的玄奘因缘巧合在洛阳获得了剃度出家的机会,身处隋唐交接之际,玄奘选择到长安继续学习,却又由于战乱,辗转到四川。在当地,得到了一些高僧的高度赞扬与认可,在自己二十一岁那年,正式受“具足戒”。从那一刻起,发誓遵守二百五十条戒律,以弘扬佛法为己任,被国家作为僧人登记在册,获发正式的度牒(即当和尚的凭证),成为一个官方认可的僧人。但是玄奘并没有满足于自己,在四川取得的成就,而是再次前往长安,继续求学。当时的长安,正如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描绘的那样,汇聚了全球各地的商人与僧侣。玄奘就是在这里,听到了一位印度著名僧人讲经,也因此打开了世界的大门,种下了西行求法的心愿。
与《西游记》里那些妖魔鬼怪,为了长生不老,纷纷争夺“唐僧肉”不同,历史中玄奘经历的磨难则更加具体与现实。一方面当时唐朝初定,禁止国民出境。玄奘虽然“上表申请”,却是遭遇“有召不许”的困境。另一方面玄奘自知西行路途艰险,也做了多方面的个人准备工作,包括自学梵文、强健体魄、练习骑马,乃至刻意练习减少喝水,以应对西部干旱的气候与沙漠地形。在明知自己的请求得不到官方支持的前提下,依然决定孤身前往,等待时机。终于,在玄奘二十八岁那年(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农历八月,长安周围霜降秋害,庄稼欠收。眼看明年首都便将有饥荒发生,皇帝下诏,让聚集首都的众多人口四散各地就食,“随丰四出”,自由行走。玄奘庆幸自己遇上了这场霜降,便混在了成群结队离开长安四处就食的队伍,走上了他的西行求法之路。
好不容易迈出了第一步,但毕竟没有获得官方的许可,在大唐境内屡屡遭遇阻挠。先有凉州都督李大亮,“有僧从长安来,欲向西国,不知何意。”幸而只是口头要求玄奘回头,却没有直接遣返。后遇瓜州州吏李昌xianxin,拿着对玄奘的通缉令,“师不是此耶?”,这样灵魂的拷问。不曾想这个李昌却是一个潜心向佛之人,了解了玄奘的真实意图之后,表示“师须实语。必是,弟子为师图之。”就这样机缘巧合避开了官府缉拿的压力,还有更多比无人区更严酷的自然环境的艰险。西行之路必经隔壁沙漠,唐朝守将用五烽守住水源,便可以轻易防范国人越境。守卫士兵皆善使弓箭,遇到偷偷取水的人,若不是押解回长安,便是一箭射死。玄奘虽然已经选择昼伏夜出,但也逃不过在取水时被捕的命运。然而这第一烽的守将倒也十分有意思,得知玄奘就是被通缉的西行僧人,既不遣返也不放行。反而问玄奘愿不愿意到自己的老家,敦煌发展。但是我们的玄奘法师心意已决,“必欲拘留,任即刑罚,玄奘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通过自己据理力争,反而说服了守将王祥,不但备下粮食饮水,还给玄奘指了一条捷径,可以绕过两烽,直接到达第四烽。况且这个王祥还和第四烽的守将颇有交情,知道他也是个信佛之人,引荐玄奘让他给予帮助。果然,玄奘在第四烽非但没有收到刁难,还得知了绕过第五烽,到野马泉取水的重要信息。但是越过了五烽之后,八百里戈壁沙漠,才是真正的考验。
根据史书记载,玄奘在走了一百多里以后,忽然发觉迷路了。在沙漠迷路时很正常的,因为没有沿途参照物,唯有仰观星象,靠天吃饭。玄奘迷路之后,心里非常急躁。然而祸不单行,正当他火急火燎,准备从马背上解下皮囊喝水的时候,一失手把整个皮囊都打翻了。在沙漠中水是最珍贵的,玄奘在沙漠里迷了路,找不到野马泉补充水源,结果会怎样?在玄奘的传记当中,非常冷静、非常客观,但极其悲怆地用八个字,来描摹他此时此刻所面临的困境:“千里之资,一朝斯罄。”在这生死存亡之际,玄奘法师也曾考虑往回走,去到第四烽求助。就在他向着东方走出十多里地以后,又后悔了,他想到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不断地问自己:“今何故来?”想着想着,履行誓言的念头渐渐占了上风,他再次下定决心:“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有过沙漠行走经历的人都知道,在既找不到水源又迷路的情况下,如果还要继续往沙漠深处走的话,基本上就等于把自己的性命托付给了上天。玄奘此刻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准备凭借着自己的一腔诚心,闯过这一难,万一失败,求仁得仁,也毫无所怨。根据史书记载推断,已经四天五夜滴水未进的玄奘,此时生命已经到达了极限。玄奘也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大概快要结束了。极度困乏、再也走不动的她,只能任凭自己躺倒在沙地里,默默地念诵救苦救难观世音的名号……其实此时玄奘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他一方面觉得生命正在渐渐地离自己远去,另一方面人本身的求生欲望又让他无法彻底放弃。于是,根据史书的记载,虔诚的他对菩萨做了一番特别的禀告:“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为什么说这段祈请词很特别呢?因为这里面隐隐含着对菩萨的指责和对菩萨法力的质疑。表面上看来很哀怨,但事实上这是玄奘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所表明的态度:他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交付给了佛祖和菩萨。
玄奘就这样一遍又一遍不停地向菩萨诉说着。到了第五天的夜里,气候出现了变化。原本沙漠里闷热得像蒸笼的天气,突然出现了转机,吹来了阵阵凉风。当时的玄奘本来已经由于严重缺水,眼睛几乎看不出东西。但是这阵凉风吹到身上,让他顿时感到清凉爽快,简直如沐寒冰,视力也渐渐恢复。而一直跟随着他的那匹久经严酷环境考验的老马,原本一直奄奄一息地趴在他旁边,这个时候居然也站起来。此时此刻,沐浴在阵阵凉风中的玄奘,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安静地睡一会儿了。据说在他睡得正香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位身长数丈的大神,表情凶恶,手里拿着一把长戟,一边挥舞,一边对他说:“何不强行,而更卧也?”玄奘一下就被惊醒了,他以前做的梦里,不是慈眉善目的佛或者菩萨,就是非常美丽的景物,比如大海、须弥山或者莲花之类的,因此,他感到非常奇怪。僧人一般都是比较相信梦境的。于是奇怪之余,玄奘还是照着梦里那位大神的指示,勉强站起来向前走。就在他挣扎着走了差不多十里地的时候,他的那匹又瘦又老的马突然像焕发了青春一样,撒腿朝着别的方向飞驰,不知是它驮着玄奘,还是玄奘被它拖着,反正就是一口气奔出了几里地,把玄奘带到了一片非常丰满的水草地,而在这片草地的不远处,还有一个小池塘,池水甘甜,平静得就像一面镜子。史书中虽然没有提到这块地方是否就是野马泉,但是玄奘和他的马在这里又是喝水,又是沐浴,非常安稳地休息了两天的记载是非常明确的。玄奘认为,这片水草地和小池塘是神佛对他的眷顾,是佛祖救了他的命。就这样又走了几天,玄奘终于成功地穿越了莫贺延碛大沙漠,来到了处境以后的第一个国家,伊吾。
攻克了险恶的自然环境之后,玄奘作为一个得到高僧,向西经过的诸多国家,大部分信奉佛教,因此也大多对玄奘施与礼遇。此刻玄奘遇到的困难,反而是很多国王希望留高僧在本国协助治理国家。玄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惜以绝食抗争,才换来高昌国王放行。同时结拜为兄弟,亲自作书二十四封,以供玄奘西行途经各国给予通行。在龟兹国遇到当地僧人的刁难,玄奘也是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收获赞誉。面对不信奉佛教的国家,玄奘同样因材施教,感化了国王,护他西行。最终抵达印度的玄奘,详细观察了印度的风土人情,并在《大唐西域记》中详实记载。历经千难万险的玄奘,终于抵达了心目中至高无上的佛学殿堂,那烂陀寺,求取心目中的佛学圣典,《瑜伽师地论》。经过五年的潜心钻研,玄奘法师在印度佛教界,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几次著名的辩经大会中,声名鹊起。取得真经的玄奘,秉着弘扬佛法的心愿,于贞观十八年,返回大唐。但是作为一个偷渡出境的僧人,朝廷究竟是一个什么态度呢?心怀忐忑的玄奘,选择先上书请表,试探官方的态度。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使节带回来的不是一般的文书,而是唐太宗的敕令,也就是官方的正式文书:“闻师访道殊域,今得归还,欢喜无量,可即速来与朕相见。”这种积极的态度,可能也是玄奘始料未及的。此后唐太宗与玄奘的对话,也展现了两位智者之间的精彩交锋。
唐太宗:“师去和不相报?”
玄奘:“玄奘当去之时,已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奶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
明明当年是唐太宗自己下令,国人不得出境,现在反过来问玄奘出行为什么不事先通报。而早已深谙世俗之道的玄奘,回答得也相当巧妙。比重,不谈当年是国家不允许,就轻,单说自己诚心还不够大,所以没有获准。然而一心求法,坦承自己的行为的确是私自出境,违反了法令,自己也感到非常地惭愧。给足了唐太宗面子。
唐太宗:“师出家与俗殊隔,然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朕甚嘉焉,亦不烦为愧。”
唐太宗当然不能赞同玄奘的偷渡行为是正当的,即使现在玄奘已经载誉归来,因为这关系到国家政策的严肃性。因此,他对玄奘说,师父您既然已经出家了,就跟俗人不一样,这意思是变相地说我当年讲禁止出关时针对俗人的,没针对僧人,而您根本就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求法,对百姓苍生是有好处的,我已经非常嘉许,难道还用您去惭愧,还用您担心什么?
唐太宗:“但念彼山川阻远,方俗异心,怪师能达也。”
玄奘:“既赖天威,故得往还无难。”
唐太宗:“此自是师长者之言,朕和敢当也。”
唐太宗好奇玄奘远赴西域,如何孤身往返。玄奘没有向皇帝大吐一路遇到困难的苦水,反倒说是靠了陛下的威望,得以没有遇到阻挠。虽然不免有一点阿谀奉承的嫌疑,但却不失为明哲保身的精妙回答。唐太宗回应的这一句,这只不过是师父您的长者厚道之言,我哪里敢当。也体现了一个君王明察千秋,礼贤下士的大度之情。
虽然史实并不像《西游记》里描写的那样,唐三藏是奉唐王谕旨,西行求法,甚至被封为御弟。但是从这一段玄奘回到长安,和唐太宗的对话来看,玄奘法师的成就得到皇室的认可,并且其后一直在长安翻译经书,确实是一段为众人口口相传的佳话。
如果说不少人对于足球的热爱,是源自对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球星的崇拜。那我对佛教文化的兴趣,不得不说,就是被玄奘西行求法,执着的信念所折服。是什么样的魅力,让玄奘在已经中国已经小有成就的时候,不顾路途遥远和艰难险阻,毅然决然西行求法。又是怎么样的机缘巧合,让玄奘每每总能化险为夷,攻克难关登上更高的山峰。这部正是佛教所讲的,“缘”和“悟”吗。我并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是我同认同,信仰是可以给人以超乎寻常的力量的。玄奘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
玄奘圆寂前,他的弟子问:“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您是不是已经决定可以生到弥勒佛净土呢?
玄奘回答说:“得生。”
这是玄奘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后两个字了。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