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谁提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3-04-17 11:59:02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324
经济学是一门高深且复杂的学科。经济学来源于现实经济生活,生活中一个经济学现象出现后通常会有不同的观点争鸣,如城市路边烧烤摊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就值得我们思考。
路边的烧烤摊我自认为是每个城市的“一道风景”,只要夜幕降临,搭设铁皮烤盒的小摊贩就纷至沓来,特别是在市中心区域、公园门口、步行街等地。就拿我家小区附近来说夜间摆设的烧烤摊就多达十几家。这类无证非法经营的烧烤摊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城市监管执法部门的打击取缔,但是却始终禁而不止,且经营大有蔓延扩张之势。究起原因一方面在于烧烤摊贩与城市监管执法人员大打“游击战”,想方设法躲避相关执法。另一方面相关执法部门执法不力。烧烤摊贩们意识到城市监管部门的打击取缔仅仅是一种形式主义,不足以对他们构成警示作用。所以重新认识路边烧烤摊现象,明确执法方式手段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一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如今路边的烧烤摊贩普遍存在因而必然具备其存在的合理性。学习了经济学之后,我认为这些烧烤摊存在是有价值的。根据凯恩斯定律,即需求可以创造供给。一般城市人口多,夜宵作为人们的一种饮食消费形式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需求方式。同时物美价廉是每一个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所渴望的,因此便捷价廉的路边烧烤摊应运而生。设置在路边让顾客十分便捷,价格较低廉则满足于绝大部分人的消费需求。低收入阶级可以承担,与此同时具有对烧烤食物偏好的人群也作为路边烧烤摊的主要需求人群。此外根据萨伊定律,即供给本身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因而随着路边烧烤摊的递增,即供给的递增,潜在的需求越来越被发掘。而随着供给的递增,需求的递增,路边烧烤摊日益壮大起来,大有形成“规模经济”之趋势。因为市场是供给与需求在相互作用后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对于夜宵的需求创造了路边烧烤摊的供给,这符合凯恩斯定律。而路边烧烤摊的供给同时创造更多的消费需求,这符合萨伊定律。烧烤的需求与消费不断调节,不断实现均衡,因而这个市场本身自发地调节,有序地发展。此外路边烧烤摊的出现解决了社会中一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促进了社会的和平稳定。
但是在肯定路边烧烤摊在经济学上合理性的同时,其存在的弊端也渐渐显露并且需要得到迫切的关注。其一路边烧烤摊作为无证非法运营理应被相关的城市监管部门所打击取缔;其二路边烧烤摊在经营中产生大量的油烟,污染到城市空气,并且烧烤过程中的烟气严重破坏了城市环境,尤其是烧烤摊位所处地的地面大多被烟气熏黑,非常严重地造成城市污染。但是鉴于市场形成后不是轻易可以打破,我个人认为相关执法部门应该改打击取缔方式手段为监督指导的方式手段。城市监管执法人员应当合理监督摊贩们的行为,指导他们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到经营烧烤和保护环境两手抓,两手硬。烧烤摊贩们对于经营中产生的垃圾要自主清理,对于经营中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要负责。此外食品监察部门应该配合城市监管部门对于路边烧烤摊的食品质量进行检验。路边烧烤摊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和一种社会现象也就同时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了!
经济学不仅仅是价格作用的结果,而渗透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活,一切都变得更加透彻和理性,对平常现象深入分析会得到很多合理的结论。
最近在网上很火的男司机打女司机的事件,引起了我对道路交规的思考,曾经看到过一个博弈论的均衡模型,讲的是假如你正开着车经过一个没有安装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你会怎么办?比如说当我经过这样没有信号灯的路口,每次开车通过时,我都是提心吊胆保持原速通过――知道应该减速观察,但又不情愿,加之速度又快,就那么稀里糊涂过去了。其实当时的想法是:我被撞死的概率应该不高吧?司机叔叔应该会减速吧?对, 他肯定会的。
这个问题可以用这一个最简单的博弈模型里(Chicken game)来解决,Chicken Game(懦夫游戏),亦称斗鸡博弈;双方相互轮流示弱才能获得最优结果(强调合作)
假设有两人狭路相逢,每人有两个行动选择:一是退下来,一是进攻。如果一方退下来,而对方没有退下来,对方获得胜利,这人就很丢面子;如果对方也退下来,双方则打个平手;如果自己没退下来,而对方退下来,自己则胜利,对方则失败;如果两人都前进,那么则两败俱伤。因此,对每个人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来,而自己不退。其中Dare代表不减速,Chicken代表减速。均衡(Dare,Chicken) 和 (Chicken,Dare)。当P1选择减速P2选择减速的时候,虽然2个都安全通过但是耗时过长,假设P1加速P2减速,P1能快速通过,为P1最最优选择,但是若果P1P2同时选择加速通过,2者会相撞,带来的损失是比耗时过长更大的,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个混合策略,即像我那样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心情。十次里面我九次闭着眼往前走,同时猜测被撞死的概率应该不高。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应该如何抉择能是自己得到最优结果呢?
红绿灯就是一种公共信息的引入,通过引入红绿灯的信息,来达到一种均衡,如果每个人都遵守红绿灯的规则,则均衡就会随着红绿灯而变化,不过即使在有红绿灯的地方,也不能完全杜绝交通意外的发生,因为总是有人会不遵守规则,要是我们知道这一信息,那么我们会在绿灯时选择介于全速和减速之间,这样会使交通事故率减少,达到最优决策。所以在交通规则中规定即使绿灯的时候也要仔细观察身边的车辆,为的就是防止少概率事件的发生。
二 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优惠��
为什么肯德基和麦当劳会选择推出许多优惠�唬�而不直接采取降价的措施呢?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要达到利润的最大化,是要想达到销量的最大化还是单个利润的最大化呢,其实都不是,因为销量是跟价格成反比的,要想达到销量的最大化,必定会导致单位利润的减少,同时,用户又会分为2类人,简单地来说就是富人和穷人,富人以为着对价格不敏感,他们会可能以比较高的价格买一个汉堡,而穷人会对价格敏感,可能他们会觉得一个汉堡价格比较高而选择不买,但是当他们观察到汉堡价格下降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因此会选择购买。而优惠�痪褪瞧鸬搅苏飧鲎饔谩S纱松碳揖涂梢园丫哂胁煌�支付意愿的消费者区别开来,从而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同时因为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使用优惠券的消费者为了获取低价必须支付如下成本,一是时间成本,二是自由选择权的丧失。
时间成本的丧失:收集名目繁多的信息,下载APP,上网打印电子券,去路边索要优惠券,这些都会浪费你的时间。通常是什么样的人才愿意花费这些时间成本呢?显然是时间成本比较便宜的人――工薪或学生阶层。
自由选择权的丧失:优惠券的优惠大多限定于固定的产品组合,而较少用于单点。支付意愿高的消费者不会为了优惠而委屈自己吃一份量大便宜的套餐,他们情愿单点,随心选择自己想要吃的,即为,他们不会使用优惠券。而只要我们站在麦当劳的点餐台前仔细地观察半小时,就会发现,优惠券的使用者多半是一些「穷人」,如学生群体等。
通过优惠券,麦当劳肯德基成功地区分了顾客中的「富人」和「穷人」。对待「富人」――不持有优惠券的人,商家给他们提供的商品比较贵(没有优惠),对待「穷人」――持有优惠券的人,商家给他们提供的商品比较便宜(享有折扣)。商品一样,价格不同,这就是典型的价格歧视,这一价格歧视策略,使得商家从消费者身上榨取了更多价值,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在他们所能承受的最高价格下进行消费,从而达到了利润的最大化。
除此之外,优惠�换箍梢云鸬揭桓鍪占�信息的作用,通过对回收的优惠�唤�行分析,可以统计出客户对某种食品的喜爱程度由此可以调节生产达到一种均衡状态。
三 景区“15元一碗米饭”
最近新闻说得很火的华山景区15元一碗米饭引起的许多人的讨论,有人说这是坑游客的行为,有人认为只要游客愿意购买,这样做也没问题。其中最大的争议就是对挑山工的讨论,有支持卖15元一碗米饭的认为,在华山上,米要靠挑山工挑上去必定会花费不少成本,但是这是导致15元的原因吗?其实这影响很少,据调查,挑山工调一次上山是130斤,而他们一天的薪酬不过100元,130斤的米平摊下来的成本是远远不足以导致15元1碗饭的。把成本转嫁到人力成本上,只是一种托词。在成本这种说法中,其实租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一般在景区的租金都是非常贵得,这也是导致价格高的一个原因。但是是否降低租金就会使米饭的价格降低呢?假设景区是公平竞争的,你现在卖15元一碗饭,1年利润100万,但是租金90万,后来租金减少到50万,我们并不会把米饭的价格降下来,而是保持15元一碗米饭,但是我们的利润将会从10万上升到50万,此时有人会眼红,会跟景区说以60万的租金租这个地方,由此租金会逐步上升,达到一个均衡。同时,当景区把租金租到200万,商家是否会卖30元一碗饭呢?不会的,因为商家认为30元的米饭根本卖不出,所以他会选择不干了。而米饭的价格,也是又供求关系来决定的,比如山顶一个饭店,它一天算能做出来500碗米饭,卖两块钱一碗,华山的游客想来吃米饭的得有1500人。你卖给谁?当然是提高价格,卖给能接受这个价格的前500人。谁愿意出更多的钱,谁吃。景区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意味着资源的稀少,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当供不应求的时候,必定会导致价格的上涨。但是在这些实际问题中,并不能用简单地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中情况会更加复杂,这是一个垄断的关系还是一个自由供求关系还是需要更加深入地调查和深层的分析的。
三 团购为什么便宜?
说起团购,在之前可是非常火热,人们大多数都被团购的低价格所吸引,但是为什么团购会那么便宜呢?
第一点是价格歧视下的利益最大化考虑,一个高档餐厅有10张桌子,如果每张定价1000,会有8组客人来消费(即卖掉8桌菜),如果定价800,则会卖掉10桌。假设菜品成本是400元一桌。前一种定价方式获利4800元,后一种则是4000元,看起来前者是最好的选择了……不,如果能够做到对肯支付1000元的客人收取1000元,对肯支付800元的客人收800,那收益可以最大化为,5600元。
问题是,如何不让愿意出1000元的客人去搭800元定价的便车,即让他们共处而相安无事?团购给了一个解决方案,团购可以提供折扣,但加上一些限制条件如要求你提前24小时预约(而且人家还可能不接受你的预约),且菜品选择余地也小。愿意出1000的高大上客人根本不愿意那样做,尤其是商务宴请,结账的时候掏出团购券是会让客户满脸黑线的吧……这样一来,高大上客人照样1000,只肯出800的客人为了省钱可以做出一系列牺牲,两者相安无事。店主开心了。在这个方面,有点类似于上文所说的肯德基的优惠�坏淖饔谩�
二、消除信息不对称
餐饮界有个行业内的算经验吧,一家餐馆,多剩菜少赚钱,少剩菜多赚钱,不剩菜大赚钱,原因在于,餐馆的客人点菜是随机的。所以,对明天的消费预测不准确会造成巨大浪费,比如,备了20盘番茄炒蛋的料,结果卖出去18盘,2盘就浪费了。一个餐厅少说备的料也要有几十种,每日的浪费是很惊人的。一个正常运营的餐厅,一盘菜毛利率可以到70%-80%,但也很难说是赚钱,因为这毛利里面包含了房租,水电,厨师工资……还有就是这种损耗。如果说,在采购之前能够预先知道客人点的菜品,那对老板来说是极大的节省,为了获得这种“预测”,提供一部分折扣也是很划算的。这种模式可以推广到一切消费者可以约束选择范围并提供给店家信息的范围之内,这样有助于卖方改善运营效率,降低总成本,双方都受益。
团购算是令一部分消费者和生产者共赢的一种方法吧,这也是体现出经济学的魅力。
总结:
在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经济学的魅力在于,它可以使人们的利益最大化,在生活中使人们更方便。自从学习了经济学之后,我在生活中也会仔细观察身边的一些细节对此加以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效益呢?经济学从一开始理解的理论化的学科变得更加贴近生活。
收藏